也因此,太子就悄悄地问起了顾茜茜:
“四弟,你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顾茜茜毫不在乎地道:“太子哥哥,你这话不是白费吗?你才是储君,我不过是皇子。靠着父皇,这天底下,还有谁家的儿子比我们兄弟更尊贵?我这个皇子,哪里需要什么有力的岳家给自己添砖加瓦?!全吃饱了撑的,没事儿找事儿!要我说,我的婚事,甚至连传宗接代这事儿都不是必须的。因为,有太子哥哥你呢!贾家那丫头,爱谁谁要,我不稀罕!”
太子脸都抽抽了。
这个弟弟,还真是不讲究!这话也是能随便说出口的?
不过,弟弟的心意,太子还是很感动的。因为太子知道,如果他四弟迎娶了贾家的女儿,就是四弟本人不愿意,这背后的势力膨胀的情况下,就是他们兄弟想继续和睦下去,这背后的势力怕是也有不肯的。
所以,太子就道:
“也罢,你真不喜欢那丫头?”
“不稀罕!”
顾茜茜说的,可谓是斩钉截铁。
太子无法,只能道:“你也十二岁了,来年就是十三岁,有些事儿,是该预备起来。你也是个有主意的,你且说说,要怎样的姑娘。日后父皇想起来了,我也能帮你说一两句。”
顾茜茜犹豫了一下,道:“要家里干净、简单的。最好什么旁支庶族都出了五服才好。对了,人口少一点更好。不要给我惹麻烦才是正经!”
皇子结婚,皇子妃的家世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顾茜茜根本就不担心自己会娶一个平民丫头。只不过,其他皇子结婚,好比说大皇子,他的皇子妃家里就是滴滴答答的一堆亲戚。上回大皇子妃的娘家祖母过寿,光跟她娘家的爷们就来了近百号人。
对于顾茜茜来说,那太麻烦了。
说句不合规矩的话,作为皇子,他还巴不得自己的媳妇家里,就父母加她一个呢。
第133章 第 133 章
皇子妃选拔自然有一套流程,虽然说太子妃才刚刚定下,连三皇子妃都没着落,现在当然不是四皇子妃的时候。可问题在于,三皇子本人跟他的母妃丽妃一心想找个家世好的、门第好的,还希望皇子妃的娘家兄弟多,个个出息,将来能成为三皇子的臂助。
虽然丽妃和三皇子嘴上没有这么说,但是从他们的行动完全可以看出来。而这一切,又如何瞒得过皇帝?
皇帝表面上是不动声色,可是心里的小账本却是记得明明白白。所以,当礼部说,来年太子大婚,三皇子的事儿可以预备起来的时候,皇帝就表示,四皇子妃一起选吧。
礼部和宗正寺的大宗伯都傻眼了。
当然,他们能够做的,那就是,把京里合适的人选都给挑出来,然后给皇帝过目。文武大臣家适龄的女孩儿们——当然,全部都是嫡出的——都列了上去。
三皇子的要求多,因此他的皇子妃只能慢慢挑。但是四皇子妃的人选定下来非常快。
顾茜茜在背地暗叹,不愧是红楼副本,怎么也会跟那几家扯上关系。
没错,经过几番筛选之后,最后的名单大约有十来个,皇帝亲自拿到了顾茜茜扮演的四皇子面前,让他自己决定最后的人选。贾家、史家、王家,还有好些人家的女儿,都在其中。
顾茜茜看到那名单,第一时间就把贾家、史家、王家给划掉了,贾家自然是不用说,那么炙手可热的人家的女儿,顾茜茜绝对不会要的。当然,史家也是。谁让史家人口众多呢?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啊。
顾茜茜吃饱了撑的,去娶他家的女儿。虽然不清楚这个时候的史家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原著里,贾母可是有着出嫁多年还管着娘家的事儿的嫌疑的。就为了跟贾母拉开距离,顾茜茜也不想要史家的女儿。
更别说什么人多是非多了。
这个时候的王家正是低落了时候,除了王家老爷子一个县伯的名头,看着是没有什么名堂也挺简单的,但是,谁让前面的几个副本让顾茜茜对王夫人薛姨妈两姐妹心有余悸呢?所以,虽然王家看似很符合标准的,但是顾茜茜依旧把王家两个女儿的名字划掉了。
那厚厚地一卷名单,不但有姑娘家的年岁,还有家世,可就是因为顾茜茜要求姑娘家必须家庭简单,反而使得那名单上的大多数女孩,都因为父兄太过出色,而落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