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死亡不完全手册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250)

  贾母对林黛玉,出于外祖母对女儿留下的最后一滴骨血的怜爱有之,同时想为自己养大的宝贝金孙谋算一二也有之。

  总之,贾母觉得,林黛玉没了父母,就是孤女了。如今她才十一岁,三年一过,人走茶凉,谁还记得林如海?皇后娘娘虽然是林黛玉的亲姑母,可那终究是皇后娘娘,又在宫里。

  因此,贾母觉得,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不但对林黛玉好,对贾宝玉也好,真真的两全其美。

  王夫人并不喜欢林黛玉,因为她见过她儿子贾宝玉在林黛玉跟前的模样,因此很不喜欢这种会“拿捏”她儿子的儿媳妇,哪怕只是候选。

  至于贾家的丫头婆子们,也是各执一词,觉得林黛玉就是没了父母也能嫁个好人家的,不是少数,当然,这都是以张氏婆媳那边的人为主,可贾母的荣庆堂这边,说法就不一了:对于袭人来说,林姑娘的钱都先来了,那么这人,也是迟早的事儿。

  第173章 第 173 章

  三年父孝,说是三年,其实只要守二十七个月就成了。林如海是林黛玉十一岁的九月初二这天没的,林黛玉就是要守孝,到了她十三岁的腊月里,就已经出孝了。再加上腊月事多,正月里也忙,就是推迟推迟再推迟,到了她十四岁的生日的时候,她怎么也出孝了,可以出来应酬了。

  这三年来,林黛玉跟继母徐佳慧两人闭门不出,也不待客,一应生活用度需要的柴米油盐等物资都是张氏派人给她们送去的,再加上宫里惦记着她们,时不时地赏赐些东西,因此她们的日子倒是不难过。就连徐佳慧的娘家徐家,被徐太妃臭骂了一顿,又看见帝后对林黛玉的恩宠,自然也消停了。

  当然,这三年下来,林黛玉对这世情也不是一无所知,她亲眼见过徐家人逼问徐佳慧的模样:老实说,徐家不讲究,徐佳慧也光棍,她自己的养老钱捏的紧紧的,无论徐家说什么,她都受着,问她要钱,她直接就说没有,再逼问,徐佳慧直接就说,林黛玉的钱都是荣国府帮忙打理的,根本就没有她的事儿。她就这座房子,还有一座田庄,田庄上的出产就够她嘴巴上吃的。徐家要,她就只能活活饿死。

  等转头,徐家人走了,徐佳慧自己就先搂着林黛玉哭,哭完了,再对林黛玉说:“不要紧。横竖我靠着姑娘,只要宫里娘娘惦记着姑娘,等姑娘出了孝,去宫里拜见了娘娘,那些人看到了姑娘恩宠不衰,自然就只有奉承的份儿。只一件,姑娘要牢牢记着:莫要跟徐家人走得近了。”

  林黛玉不解,问何故。

  徐佳慧就细细地跟她说。原来,徐佳慧是元配独女,而她现在的继母,正是她母亲一母同胞的胞妹,原来是说她小姨嫁过来是替她娘照顾她的。可是等她的小姨有了自己的儿女之后,就变了。用一点一点的琐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毁了她爹对她的好印象,觉得是她本人不堪造就。而她爹,真正是应了那句话,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偏偏这世道重孝道,她又不是那种很厉害的女子,被父亲赶上门来,用孝道压,她还能如何?

  这才是她死死地巴着林黛玉的原因。因为她知道,她巴着林黛玉,看在她为林如海守节的份儿上,总不会有人作践她,有她的一口饭吃,让她好歹能活个人样儿。可她要是回家去,还不知道被作践成什么样子呢。

  徐佳慧道:“……好孩子,外头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信。记着,你的终身大事,老爷能做主,就是老爷没了,还有宫里的娘娘呢!”

  这是从小到大被娇养大的林黛玉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这个世道,对女子是多么的不公平,以至于,跟她继母这等柔弱善良的女子,竟然只能牺牲自己本来应该有的儿女缘分,换得一丝喘息之机。

  跟新昌公主还有张氏预料到的那样,林黛玉出孝之后就被接到了宫里,她的十四岁生日都是在宫里过的,帝后甚至在宫里举行的家宴,专门为林黛玉祝寿。

  不过,皇帝和皇后再宠爱林黛玉,可是有些事儿,比方说学管家这些,还是要有人教导的。约束家仆、分发月钱,这都是小事儿;人情往来、人际交往之间的阴谋诡计,皇后赐两个宫里想退休又找不到清静地方的女官也可以教。可大家闺秀教养另一个大头,还是在打理嫁妆和产业上。

  而这方面,徐佳慧的能力,最多也只能给林黛玉打个底,宫里出来的女官大多没有实际经验。因此,更详细的,却需要张氏细细地教导林黛玉,这也使得出孝之后,徐佳慧就少不了带着林黛玉来荣国府这边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