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死亡不完全手册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295)

  其实这香樟,江南那边很多,林如海当地采买了,用顾茜茜手里的船队运到沧州那边,然后顺着海河逆流而上,就可以直达工地,省时省事儿。

  真正需要劳力的,还是那人工湖。

  按照顾茜茜的那张图纸,需要好几万人花费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弄好。

  不过,这对于顾茜茜来说,都不是问题,而且那湖,

  因为她手里有钱有粮,只要钱粮供应得上,自然是不用担心人手的。只是她这么干,其余各家的人手与劳力问题,就要打个问号了。

  林家都动工了,各妃嫔自然要跟上。

  贾家,自然也不例外。

  就跟原著里暗示的那样,贾家要修省亲别墅,自然就要倾宗族之力,本来就因为喜好奢靡、不知俭省以致于内囊都上来的贾家,如今为了这座省亲别墅,可把家底都给填上了,不止如此,他们还问亲友借了许多银子。

  薛家,自然就成了这项工程的提款机。

  偏偏贾家的男人们,没几个是能管事儿的。本来么,贾家就是这样的人家,一个位置七八双手,却依旧找不到做事的人,这就是贾家的画风。在这样的画风下,往往就是银钱费了至少两起,事情最多给你做一半,不,也许一半都没有,只有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家的省亲别墅工程,真的是,明明原来只需要五十万两银子就能够办成的事儿,最后调度了总价值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物资都没有办成!

  看到账本的薛宝钗都快吐血了。

  毕竟这一次,贾家的大观园工程,主要的出钱人,或者说是资助者是薛家。

  可是都修到这个程度了,难道薛宝钗还能说不修了不成?

  所以,她只能咬着牙继续。

  也因为看到了这样的账本,薛宝钗也不禁好奇起了林家的省亲别墅。作为薛宝钗的哥哥兼耳目,薛蟠就少不得往京郊去转转,然后回来跟妹妹说:

  “……妹妹那是没看到,那个人山人海!都是人,听说,是为了开挖湖泊。”

  薛宝钗大奇:“开挖湖泊?可是,这都大半年了。若是这会儿不动手,来得及吗?”

  薛蟠道:“管他林家来不来得及呢!只是看这工程量,绝对少不了!我听说,为了这园子,林贵妃调动了这个数儿!”

  然后,伸出了一个巴掌。

  薛宝钗道:“五十万?”

  “怎么可能!妹妹是没亲眼看到那工程!若是看到了,绝对不会这么说!”

  “那是五百万?”

  “差不离!我这都去过好几回了!据说,那边都快把山给挖成洼地了。”

  听薛蟠这么说,薛宝钗心中大感安慰。

  既然不是贾家一家如此,那她这心里就好受多了。

  可是,看到那流水一样的账本,薛宝钗就觉得牙痛。

  这一次,薛家可真是伤筋动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园林,真的没底。

  像圆明园,足足二十平方公里!

  简直不敢想象!

  就是有那张示意图,蠢作者依旧想象不出来。

  第209章 第 209 章

  虽然说,作为一条咸鱼,皇帝只需要暗搓搓地享受帝王生活了,可是他还是摊开了小本本,跟论坛上做了对照。

  按照论坛上的某些大佬的帖子,林妹妹在六岁下半年(残冬)第一次来贾家,第二年春,薛宝钗来,然后九月,贾敬生日,之后便是秦可卿生病,病了一年半,时好时坏,然后秦可卿挂了。秦可卿丧礼之后,马上就是冬至,林如海派人接林黛玉回去,然后第二年九月初二,林如海挂了。

  皇帝在小本本上圈圈画画,忽然得出了一个惊讶的结论。

  按照这个推论,原著里,林黛玉是十一岁的九月里没有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然后十二月来到贾家,得到了贾家要盖大观园的消息。一个月显然不可能盖好大观园,所以,贾元春省亲绝对不可能是在林黛玉十二岁的元宵,最早也只能在她十三岁的元宵节。

  可是现在呢,林妹妹根本就没有在十岁的冬至那天被林如海接回家去,因为她早在九岁的这年冬天就被他接到了紫宸殿,十岁的元月就已经成了他的贵妃。

  虽然说,林妹妹十一岁的时候,照样得到了要盖省亲别墅的消息,但是,却不是十二月里得到这个消息的,而是秋天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冬天的时候就已经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