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王爷终于危襟正坐了:
“你果然是个极其聪明之人。”
顾茜茜摇了摇头,道:“我再聪明,也只是一介凡人。拉不住贾家这辆即将倾覆的破车。”
忠顺王爷陷入了长考。
顾茜茜也不催促。
他继续着手里的工作。
终于,等他手里掌心大的雕刻差不多完了,剩下的就是过细了,才听忠顺王爷道:
“你怎么肯定,本王会答应。”
“因为万岁只要不想太伤太上皇的心,就会留我们贾家一线生机,以显仁德。加上我们家老太太八十大寿将近,大伯父多年来又始终忠于老义忠亲王,不曾另投他主。我想,这样的伯父,应该能在万岁跟前讨个巧。因为,没有人会不喜欢忠心耿耿的臣子。”
只要贾赦不作死,又去联络什么平安州。
而后者,贾宝玉有这个把握,能拦下来。
忠顺王沉吟了片刻,道:“可惜。”
顾茜茜抬眼看了看他。
忠顺王道:“你果然是个不凡的。”
顾茜茜答道:“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居于内宅。王爷,按照如今的步调下去,大约五年之后,贾家就需要我来做这个顶梁柱了。只可惜,昔年家慈一招错,如今却要我以命相搏,才能换取一线生机。”
忠顺王知道,顾茜茜说的,就是那块通灵宝玉。
不是忠顺王说,有那么一瞬,他还真以为眼前这个贾宝玉是个有来历的。
不过,顾茜茜说的,也不算出格。因为贾家的处境,其实京里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只有贾家人自己看不出来,也因此,忠顺王背地里没少笑话贾家是蠢死的。
可冷不丁的,那么蠢的贾家,竟然歹竹出好笋,出了眼前这个贾宝玉,如此正常的人,忠顺王还有些不习惯。
想到这里,忠顺王神使鬼差地,竟然问了一句:
“这,真的是你想出来的?”
“是我的未婚妻告诉我的。据说,是我姑爹临终前暗地里吩咐的。”
忠顺王立刻没话说了。
好吧,这也说得通。
因为扬州巡盐御史是什么样的位置,他一清二楚。不够机灵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绝对只有死路一条,而林如海,能在这个位置上稳稳当当地做了四五年,最后因为一场风寒而终止了这个记录,却也明明白白地证明了,他就是一只老狐狸。
这样的老狐狸,知道在秦可卿出事之后立马接女儿回南面去,怎么可能看不到贾家的蠢招和未来。
“好吧,既然是林如海的交代。那本王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也是个有种的。”
留下这句话,忠顺王就走了。
第241章 第 241 章
忠顺王那般胡闹还能成为皇帝的爱弟,自然是因为他在某些方面特别的知情识趣。这不,这里跟贾宝玉见了面,转头他就进了宫,把事情告诉了皇帝。
皇帝听了沉默了半晌,道:“忠顺,这事儿你怎么看?”
忠顺王就道:“万岁,臣弟可是从那多宝斋一出来,就直接进宫。这一路上,还没琢磨出个味儿来。不过,若是万岁要臣弟说,臣弟也只能说,那贾家,阖府上下,也许就这个贾宝玉,算得上男人!”
皇帝一挑眉,道:“你果然是这样看的?”
忠顺王立刻道:“万岁啊!那贾家这些年的行事,别人不知道,我们会不知道?也实在是太可恶了些!更别说,这个贾宝玉,竟然借着替万岁着想的名头,要挟臣弟帮他那个伯父求情!”
听的皇帝忍不住轻敲了一下他的额头:
“你呀!若是这个贾宝玉真惹恼了你,你会来朕跟前多嘴?直接抛诸脑后,然后等着贾家的笑话了!说吧!是不是看上了他?”
皇帝对忠顺王的喜好可是清楚得很。
忠顺王立刻垮了脸,道:“万岁,您,您是没见过这个贾宝玉!真真邪门!臣弟,臣弟对着他的眼睛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腿软。”
皇帝原本以为,忠顺王会顺口承认自己看上了贾宝玉。毕竟,在他的印象里,除了这样的理由,他找不到一直跟贾家不对付的忠顺会替贾宝玉来求情的原因。
可是,听忠顺王这么一说,皇帝也上了心。
他问左右:“这个贾宝玉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的心腹大太监权昌立刻道:“陛下,这位荣国府的宝二爷在京师,那是顶顶有名的。除了他那块玉,就是他长这么大,还被养在內帷之中,与家中姐妹厮混。虽然贾工部多次想带他出去应酬,可除了那贾秦氏出殡的时候路遇了北静王,去北静王府应酬过一次之外,没听说他跟人有什么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