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贾宝玉经常是贾母的厢房里面住住,前面的绛芸轩住住,而这天,王熙凤跟贾琮过来的时候,贾宝玉正好不在。
看到贾琮过来,林黛玉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
她知道,在别人面前哭,别人不会心疼她,只会嫌弃她多事、小性儿,就是贾宝玉,她也不可能完全放开心胸,反而是贾琮面前,她知道自己是可以哭的。
紫鹃一看林黛玉哭了,连忙拿帕子过来:“姑娘,大好的日子呢,您怎么哭起来了?您这么哭,叫二奶奶和琮三爷如何过意得去?”
王熙凤立刻道:“谁家孩子不是如此!正经把我们当成家人,林妹妹才会哭呢!”说着,就把林黛玉搂进了怀里,道:“好妹妹,我知道你委屈。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府里出了娘娘,就是我也……对了,这是小红,林之孝的女儿。你大舅舅听说鹦哥生病出去了,紫鹃新来怕是妹妹用着不顺手,就让我把她带了来,给妹妹使唤。还有,这个是你大舅舅给一套青白玉首饰。赶着娘娘的事儿,妹妹就是不能守孝,这素净的首饰也是要两件的。这套紫檀的首饰,是你大舅母给的,这套羊脂白玉的,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有这些胶泥小火炉之类的小玩意儿,是琮儿从外面给妹妹淘来的。妹妹且宽心,妹妹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自古以来,只有君王明旨夺情,臣子才能够不回家为父亲服丧守孝,可是因为贾元春之故,林黛玉从进了贾家的门那天开始,就没能为父母服过一天的丧。
这样的林黛玉哪里不哭的?
这样贾家的奴才们哪里不议论的?
这些闲言闲语,怎么可能不落到林黛玉的耳朵里面,不让她更加郁结?
即便是贾琮一身素服,即便是明知道贾琮回到大房之后,就会换上麻衣,以弟子之礼为林如海服丧,可是林黛玉的心中,只会更加不好过。
林黛玉到底在守孝,为了贾元春,王熙凤又是一身光鲜亮丽的打扮,因此不好多呆,很快就带着贾琮告辞了。
他们来的时候是两个人,走的时候却是三个人——贾琮当着姐妹们的面,对着迎春道:“请姐姐借一步说话。”就把迎春给带走了。
迎春是个随分从时的性子,因此听弟弟这么说,也不问为什么,直接就站了起来。
他们三人出了贾母的荣庆堂,在后面坐了王熙凤的车子,往大房这边而来。在车上,贾琮就问贾迎春了:“姐姐,有件事情,弟弟压在心中已经有两年了。当初姐姐住在老太太的院子里,是打着替父亲、母亲尽孝的名头,而且老太太身为祖母,教养孙女,本来是天经地义一事。既然老太太说了,不想养着孙女了,姐姐就应该回到父母身边才对,为何要去荣禧堂?”
贾迎春立刻低了头。
外面的司棋大急,却也知道,这不是她能够开口的。
看见贾迎春的模样,贾琮道:“看起来,姐姐也不是不知道是非。如此,就请姐姐回家小住一段时日吧。”
贾迎春点了点头,轻轻地应了一声:“是。”
看见这样的贾迎春,贾琮不觉烦躁:“姐姐,你应该说好。”
对着弟弟说是,传出去,别人怎么想他啊?
对于贾迎春的性子,贾琮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贾迎春小声地应了:“是,好,好的。”迟疑了一下,又道:“琮儿,这会儿,父亲母亲不是正在搬家吗?我去了,会不会,会不会……”
贾琮道:“就是因为在搬家,所以你才要回来。就是站在母亲背后,当根柱子,也比在荣禧堂强!”
贾迎春立刻点头。
对着这样的贾迎春,贾琮也不知道如何表示。他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个姐姐,大约,这就是庶出而且还是没娘的必然吧。不过,这种女儿,也不是没有好处,这世界上有的是人,喜欢这种听话柔顺的媳妇。
不过,这个姐姐比自己大一岁,下半年就要及笄。亲事是时候相看起来了。
贾琮决定回去之后,跟贾赦好好说道说道,这种事情,也只有贾赦能做主。
作者有话要说:
原著里,丫头小厮们改名,都是明写的。比方说,袭人在贾母屋里的时候,叫珍珠,到了贾宝玉身边,一来贾宝玉是弟弟,要避贾珍和贾珠的讳,他屋里的丫头不能使用珍、珠二字,二来,贾宝玉喜欢那些香艳的词,因此才给袭人改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