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皇帝御笔点他做了御前待诏,连去翰林院学习那些典章制度的时间都没给。
然后琼林宴环节,太上皇就问起了贾琮有没有婚配,贾琮就说了林如海的临终托付。他十六了,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是时候考虑结婚的事情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他还真没有见过比林黛玉更加优秀的女孩子。如果不选林黛玉,选其他的女孩,看大观园里的女孩子的资质和这个比例,贾琮真还担心自己运气不好,最后娶进门的,是王夫人薛宝钗这种主意大,说起道理一套一套,最后还死命地往死路上走的女人。
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林黛玉更好的,那为什么不选林黛玉?这还用多说吗?不管林黛玉有没有满十五岁,先把人定下来再说。过了这村,黄花菜都凉了。
皇帝大为高兴。
他可是很清楚的,前年的时候,这些挂在林黛玉名下的产业就足有三十万两银子的毛利,去年的时候,毛利涨到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而今年,皇帝估摸着,这份产业的收入将高达一百五十万两。
问题是,现在,不仅仅是他的那些兄弟们,就是他那几个儿子也注意到了林黛玉这笔财产,因此这几个臭小子甚至不顾林黛玉父母双亡,按理不能嫁入皇家的国法家规。
比起这笔财产,皇帝更加看重的是那些军马,以及,他的儿子他的兄弟们得到这份财产之后,会不会用这些马做文章。
现在,林黛玉跟贾琮有婚约,贾琮继续经营这份产业,对皇帝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
皇帝很高兴地表示,林如海对国家忠心不二,这门亲事又是林如海生前为女儿定的,那么,作为皇帝,给老臣一点体面,给这桩婚事锦上添花,也是应该的。
皇帝给贾琮和林黛玉赐了婚。
第54章 第 54 章
贾琮要四月才正式上任,在这之前,三月的剩余时间,他可以进行必要的社交。当然,社交活动的开始,还是要从拜访贾母开始。
谁让贾母是他亲祖母,而且贾赦又出宗了呢?
所以,这天,贾赦带着妻子、儿子来到了荣国府给贾母请安,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当然,作为主人,贾政王夫人夫妇,肯定是要列席的。为了跟贾琮拉近关系,薛姨妈和李家太太自然出席了,就连下面的姑娘们,因为荣国府这边是出了名儿的不讲究,因此,大家也嘻嘻哈哈地坐了一屋子。
看见这一幕的时候,贾琮挑了挑眉。他年轻,脸上还带着婴儿肥,却跟他哥哥贾琏一样,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双桃花眼,做挑眉的动作的时候,说不出的好看。
至少李家姐妹忍不住红了红脸。
难怪是探花郎,这模样也太俊俏了些。
也许贾政王夫人看到今天的贾琮的时候,心情是格外地复杂,尤其是对比现在还躺在屋里的贾宝玉,不过,贾母看到这个自己以前不大在意的孙子的时候,就要直接许多。
贾母道:“真没有想到,印象里,你依稀在这么一点儿呢,一转眼,都这么高了。”
她照例没有给贾赦一个眼神。
无他,她已经习惯无视贾赦了。
贾琮笑嘻嘻地道:“老太太印象里的我,怕是还是当初贪玩不知道念书每日里成日淘气的时候吧?”
贾母道:“你自个儿还知道啊?”
贾琮道:“我自个儿什么德行,我自个儿自然是知道的。若不是我父亲拿起藤条狠狠地抽我了一顿,我怕是没有今天呢。”
贾母听说,立刻恨恨地瞪了松了一口气的贾政,道:“你爹是个知道轻重的,可是有人啊,下手就不知道轻重!”
“那也是气得很了。”贾琮笑笑道:“毕竟,我只比宝玉大了两岁而已。”
贾母点了点头,道:“是啊,就大了两岁。也难怪你姑爹要收你做了入室弟子,也要把你表妹许配给你了。”
贾母算计林黛玉,有之,希望林黛玉有个好结果,这个心情也有。也因此,在王夫人担心她反对的时候,她对这桩婚事的接受度是最好的。林黛玉嫁给了贾琮,有了好结果,林黛玉嫁了贾琮之后,林黛玉的财产的那笔账,也可以平掉了,最多——贾母在心里盘算了好几回——大不了,她把自己的私房分一半出来,给了这个外孙女儿,也就完了。
在贾母的意识里,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家和万事兴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