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胤禛能独自出宫前,这对算是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妻俩,竟再也没见过面。
也许是在宫里失了亲厚的养母,生母又总是冷冷淡淡的,原本还有些活泼的胤禛变得严肃冷淡多了。也许是没人护着他的原因,性子也越发的谨慎认真。
虽然再没了联络,不过不管怎么说,胤禛和小佟佳氏也是青梅竹马过,总比盲婚哑嫁靠谱些。
德妃虽然不大管胤禛的事,但胤禛到了年纪,她也照着前面阿哥的前例,给胤禛指了两个格格李氏和宋氏。
宜妃也给胤祺指了一满一汉两个格格,瓜尔佳氏和刘佳氏。
也许是因为康熙看重嫡子,也许是各自的母妃嘱咐过,这排行靠前的几个阿哥,除了因未来太子妃守孝而迟迟不能进门的太子先有了庶子。其他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在嫡福晋进门前,都没有生出庶子来。
就像是宜妃,虽然给儿子指了两个容貌出众的格格,可仍是嘱咐胤祺最好先生个嫡子。
历史记载里的胤祺倒是先生了庶长子的。可是现在的胤祺,为了省事,为了家庭的安定,只要未来的五福晋不是个杀害庶出子女的毒妇,那胤祺就不会动摇她当家主母的位置。
为此当然最好先有嫡长子。
几世以来,胤祺都在女色的事情上平平,没有太大的兴趣。
第一世的妻子陆氏精明能干,是个合格的当家主妇,两人之间有了孩子之后,贾琮也就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对她有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不需要担忧子嗣,所以一辈子也没想过纳妾的事。
第二世的周圆圆,是陆成喜欢欣赏的那种女人。夫妻间感情和睦,当然也没有第三者插入。
这一世倒是因为清宫的规矩,胤祺在婚前先有了两个妾。世风如此,胤祺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当然,为了省事,除了纳了宫里长辈赐下的人,胤祺自己是不打算另外找女人的,忒多麻烦。
关于家事,他已经打算好了。先让嫡福晋生出嫡长子。然后除了嫡福晋,每个宫里赐下的女人都只生一个孩子,无论男女。有了孩子,这个时代的女人就有了寄托,也就不会闹腾了。然后排个表,按时去看望需要父爱的小孩子,也就成了。
至于什么爱不爱的,三观都不同,怎么精神交流?胤祺不觉得这个时代能有让他欣赏钦佩的女性。
到了皇子们十来岁的时候,康熙这个皇阿玛也不再拘着儿子们了,允许他们在带着侍卫太监的情况下,偶尔出宫逛逛。
不知道别的阿哥出宫都干什么,胤祺出宫就是找各种好吃的小吃,馆子,酒楼,点心铺子。吃着美食,看看风土人情。
后来又用私房钱在京郊置了一个温泉庄子,有空了就去跑马打猎,然后泡一泡澡,也是一种享受。
太后给他的私房钱很多,宜妃也常有补贴,置办点庄子铺子不在话下。也就是能出宫门之后,才能名正言顺的置办罢了。
考虑到以后他的子女不会少,自然需要多置办点产业,以后好分给儿女们。所以即便庄子铺子有了收益,胤祺也不会像别人那样,去买价值千金的字画古董。而是很有吝啬鬼精神的存起来,然后继续买田地铺子。
其实胤祺的交易器里存银很多,但是自己悄悄的用没问题,要是拿出来置产,别人就会疑惑胤祺哪儿来得那么多银子。事情不能这么办。
因此胤祺也就是在这一世现有的银钱基础上置办,连太后都笑称胤祺会过日子。
胤祺亲外祖父一家在盛京,至于别的在京的郭络罗氏族人,他也没有心思搭理。京里有不少宗室,但是胤祺都不熟,在此生立志当个富贵闲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特意去结交宗室子弟。因此他在京城里,真没什么亲朋旧故。
不像是大阿哥,出了宫可以去明珠家。
就是太子出宫,也可能去索额图家。
四阿哥虽然和乌雅家的人不熟,但是他可以去佟佳家。
自从可以自由出宫后,四阿哥和小佟佳氏又联络上了。有时候胤祺在京城闲逛,都可以遇见四阿哥和小佟佳氏走在一起。看起来感情很好。
胤祺不羡慕他,要知道自从胤禛的养母皇贵妃去世后,除了皇阿玛康熙偶尔想着这个儿子关照一二,就再没其他人贴心贴肺的对他好了。就是康熙,最宠爱的儿子也是太子和大阿哥,四阿哥只能再往下排。
想想历史上的雍正,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办差,后来当了皇帝,更是只当了十三年就累死在龙椅上。生母不贴心,儿子没剩下几个。就没过过几天痛快日子。就算这样,他也能称得上是个心有百姓的好皇帝。可惜触犯了官员的利益,没在文人那里留下什么好名声,史书上的评价还不如他那个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