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胤禛是实权的皇子,才能扛得住这些宗室或是权臣的压力。要不是有皇四子胤禛站在乌雅氏背后,乌雅氏早被人强娶回家,然后霸占产业了。
在满人这里,女人的规矩是很有弹性的。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会认可,是贤良。
可是精通骑射,经常出门逛街打猎的,大家也会认为有老满人之风。
讲究三从四德的,大家会称赞一句,贤惠!
精明强干,家里家外的事一把罩的人女人,大家也会觉得能干,是个掌家的料。
除非进宫,成为皇室女眷,否则普遍对女性的要求没那么高,还是各家有各家的情况。
因此乌雅氏的成就虽然让人侧目,但她的行事却不算出格。她又没有自己出面当掌柜,做生意,只是在背后调教工匠罢了。
德妃在宫中也听说了这个侄女的事。宫中最讲究规矩,她一辈子循规蹈矩,不很欣赏这样能干的侄女。
可她知道乌雅氏代表了很大一笔的利益,这是很多人都想要的。包括宫里这些皇子和宫外那些宗室。
德妃还特意问过皇四子胤禛,将来打算怎么安置乌雅氏?
在她的意思里,最好乌雅氏给胤禛做个格格,要是生了儿子,将来再请封个侧福晋。一辈子的富贵荣华也就有了。
而乌雅氏的靠山本来就是胤禛,胤禛纳了乌雅氏后,收着那几个铺子更是名声言顺,别人再也说不出什么。
再说胤禛现在府里,嫡福晋佟佳氏已经有了三子一女,四贝勒夫妻感情好的很。府上的两个妾也没声没息的,既没有请封侧福晋,也没生孩子。
德妃固然愿意儿子夫妻感情和睦,多生几个嫡出子女。可另一方面,她不太喜欢佟佳氏。
不是佟佳氏这个人,而是佟佳氏这个姓氏。两个佟佳氏妃嫔都无子,一个皇贵妃,一个贵妃,压在她们这些生育颇多的四妃头上,怎能不让人心生芥蒂。
所以德妃也很矛盾,一方面她高兴胤禛婚后过得很好,佟佳氏确实把老四照料的细致妥帖。另一方面,她又觉得佟佳氏完全把持了胤禛,弄得贝勒府里的妾室跟摆设似的。
不过不管想法怎么矛盾,行动上,她都没有管过胤禛内宅的事,省得被儿子和媳妇嫌弃多事。
也就是选秀的时候,看别的妃嫔给儿子选妾室,她也随大流给胤禛选一两个。至于这些妾室在四贝勒府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受宠,德妃是一概不问的。
这次问乌雅氏的事,也不是为了往四贝勒府送人,而是真的为胤禛操心,万一乌雅氏跟了别的权贵,比如太子或者大阿哥,那这笔巨大的利益就要跟着她走了。
胤禛自己也有些犹豫不决。
首先,乌雅氏对他没有男女之情,只是把他当成个靠山主子,面对他的时候都是公事公办,帐算得明明白白的,特别坦然。
其次,他对乌雅氏也没有男女之情。他挺欣赏乌雅氏的才干,也欣赏她的开拓进取精神,但这种欣赏是对乌雅氏作为他合作者的欣赏,就是觉得乌雅氏是个敢想敢干的能人。不含一点儿的暧昧成分。
若是说喜欢的女人,他喜欢的是佟佳氏那样的,聪明漂亮有才情,又对他温柔体贴。
作为一个原装的皇子,他自然没有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想法。
府里没有宠妾,也不过是因为佟佳氏各方面都让他很满意,佟佳氏又能生,他想多要几个嫡子,又何必去不如佟佳氏的妾室那里。
其实胤禛的观念和康熙挺类似的,就是希望府里的女人都是本分规矩的人。倒不是指望府里的女人都是贤良淑德的,就是希望她们守规矩,不做任何出格的事,也不要有什么很大的名声。
乌雅氏作为下属或者合作者他没有什么意见,但做自己的女人,他觉得乌雅氏太过强势,太有自己的主意了。况且若是做了他的妾室,势必要遵守贝勒府的规矩,不能再出门做事。胤禛觉得这么着,也可惜了乌雅氏的才干。
不过乌雅氏确实代表了一大笔利益,哪怕他不缺钱,也不觊觎乌雅氏手里握着的那部分份子,但要让他把这笔利益让给大阿哥或者太子,他也是不愿意的。
他决定和乌雅氏商量一下,看看乌雅氏自己有什么打算。
乌雅氏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她也明白自己现在的情况。要是出嫁,那就要伺候丈夫婆婆以及夫家的一大家子。夫家哪怕不霸占她的私产,可未必支持自己继续扩展自己的产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