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而归的格莱丽斯夫人望着被马车抛在后面的庄园,从内心里感到时间的流逝,她能照顾少爷多久呢?他才是耐美尔真正的主人,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他丝毫没有从黑暗中走出来,耐美尔也总徘徊着不善的幽灵。
第37章 欲加之罪
在牛津的玛丽丝毫不知道家中发生了什么,她自己烦恼异常,自从上次和杨先生分别后,她给他写过信,可都石沉大海,因为事情太多根本无暇去想,现在她稍微空闲后就耿耿于怀起来,他为什么不回信呢?
她却不知道被自己惦念的杨先生与另一位先生竞争助教职位失败,正抱怨社会的不公呢。原来上次他见过玛丽后就心绪不宁,脑子里颇为混乱,但他自诩才华横溢,在化学上十分有建树,对这个职位十拿九稳,但不幸的是对方似乎通过某种关系获得了这个职位,尽管他认为对方并没有这种能力。
回到家后不久他就收到了牛津的短信,夸奖他很优秀但很遗憾之类的话。他愤愤不平的揉皱了短信,为此消沉了好一会儿。玛丽的信件他收到了,但他却都扔到了垃圾桶中,不想回复,任由自己被父亲数落没有攀上一门好亲。
尤其是得知对方是经由达西先生的人脉才获得职位,杨先生对玛丽就更没什么好感了。那一家子都是趾高气昂、践踏他人的人,尤其是达西先生的高傲与势利,还有那个乔治安娜小姐的虚荣,那场舞会不过是一场虚伪的权色交易罢了,卡文迪许家的败类和达西家族联姻的勾当。
玛丽小姐更是一个丑陋、不识时务、胆大妄为、聒噪烦人的女子,她父亲更是一个老疯子。一个女人她怎么敢?杨先生因为求职的失败而将所有的错误全部都归结到玛丽和她姐夫身上,使她凭白受到无理的谴责。但出于绅士风度和道德准则,杨先生不准备揭发玛丽,虽然这样会让他受到牛津的另眼相待,不过他就是不想伤害玛丽,只想远远避开她。
于是,他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去一场他本不愿去的舞会,去结识一门好亲,获得远大的前程。对方是一个不讨喜的女子,年龄颇大但财产庞大,就凭她那份财产,她就配享受公主般的待遇。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杨先生舍弃的玛丽,还沉浸在获得肯定的喜悦中,《情感与理智》的反响非常好,这是部细腻的以女人视角描写的故事,文章里处处透着辛酸狠辣的笔触,把中层乡绅、贵族老爷、富商们的嘴脸描写的入木三分,单纯的读者能从中读到爱情和悲欢离合,更有思想的读者读完后久久不语,竟然觉得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即便是一个小小仆人也形象丰满而典型,令人隐隐觉察出其中隐晦的蝇营狗苟。为此,玛丽收到了一笔颇丰的稿费,还有出版商希望能出版这本小说。
玛丽隐藏的小心思当然被书评人发现了,他们抱着某种恶意评判她,认为这位作者用心非常险恶更加是哗众取宠之人,即便有大把的三流媚俗等着他们批评,但他们还是不吝大把给玛丽的文章泼脏水。这样的恶评反而使报社获得更多的订阅,他们本来就经常遭受书评人的大肆批评,如果哪天书评人夸奖他们,他们倒是要担惊受怕起来。
约翰主编又一次拜访玛丽,这次两人没有在外面交谈,玛丽直接把他邀请到自己的家进行会谈。玛丽的公寓是一幢二层小公寓,一楼是客厅和厨房餐厅,二楼是休息室与洗浴间,因为洗浴间就在厨房楼上,因此天花板上有些发黄脱落。约翰主编惊讶于这公寓的位置,要知道在牛津城,越靠近大学房租越贵,这种位置加上这样的条件,恐怕房租贵的惊人,而这位小姐显然不像是一位平民阶层,租得起这里至少是中产阶层。
他还不知道玛丽冒着巨大的风险在牛津读书,否则他可能直接惊得说不出话来。会客厅里完全没有独身男子的凌乱,一切井井有条,果然女性就是比男性更精于布置和搭理。他在心中对玛丽的评价又升上了几分,当然,他还没看到楼上的卧室,如果看到了大概就会惊讶于玛丽的懒散。
没有女仆的帮助,玛丽只是收拾楼下的会客厅就感觉力不从心,卧室的被子从未叠过,脏衣服随处乱丢,零碎的小玩意儿摆的到处都是。她是不开火的,厨房基本是个摆设,街口的咖啡馆是她最常光顾的地方,中午在学院解决,晚餐和早餐则在咖啡馆买好食物,不是面包煎蛋就是沙拉熏肉,单调而乏味。
这种苦日子在一般男子看来很平常,在平民中也常见,但就玛丽同阶层的人看来简直和监狱没区别,班纳特太太知道大概要心疼自己的宝贝好久,不过玛丽不是一个重享受的人,她习惯于过着严谨且有规律的生活,这就是班纳特先生觉得她比起在家更适合修道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