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要一个男子主动帮助的确不太合适。刚巧成琬的婢女及时跑来了,挡住了那个小厮,又赶紧扶着黛玉去了她们的马车。
“成家姑娘还真是个热心人。”王熙和道。
凤姐也笑道:“还很机灵呢,赶在那个小厮之前扶走了林妹妹。就是不知道那男子到底是谁家的公子。”
紫鹃思忖了一会,道:“之前奴婢在荣国府的时候,倒是见过那个小厮,好像是北静王府上的。”
凤姐若有所悟,“荣国府和北静王的关系好像很不一般,尤其是宝玉和北静王。”
紫鹃道:“北静王的确很喜欢宝二爷。”
凤姐正思考着此事和荣国府有没有关系,陈雁回刚回到林府就听说黛玉受伤一事,赶紧过来了。
不得不说,陈雁回虽然是继室,但为人光明磊落,对黛玉尽到了主母应尽责任,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看到她来了,凤姐和王熙和站起身,几人相互见了礼。
陈雁回先问了黛玉的伤势,又问了事情的经过,当得知成琬帮了黛玉之后,淡淡一笑道:“幸好只是虚惊一场,多亏了陆世子夫人,等你伤好了,一定要亲自登门致谢才好。”
黛玉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母亲不是参加宴会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陈雁回道:“我最不喜欢和那些夫人打交道了,一个个戴着一张假脸,虚伪无趣得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多看看书,还可与你探讨一番。”
凤姐微微惊讶,听着两人的对话,看来黛玉和这位继母相处的的确不错。一个能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决然提出和离的人,想来也是个心胸坦荡之人。
陈雁回知道凤姐和黛玉关系亲厚,也没有回避,道:“宴会上,不知多少人都在旁敲侧击的问我,想知道你父亲给你许人家了没有。”
黛玉脸色一红。
陈雁回笑了笑,“其他人倒也罢了,最可笑的是北静王妃。”
几人都面露疑惑。
陈雁回接着道:“我以为她是出于好心想为你说个好人家呢,谁知听她话里的暗示,倒是为了北静王。她先是说你容貌气质出挑,又说你才华出众,作的诗文在贾家姐妹中首屈一指。说你这样的女子应该许个门第高、性格温润的男子才好。我告诉她,你如今既是我的女儿,陈家自然是你外祖家,林家是世家清贵,自然也不差。有林家和陈家为你做靠山,将来自然能寻个好人家的嫡子做正妻。
只不过你是林家独女,自然要再多留两年你父亲才舍得让你出嫁。北静王妃在听我说‘正妻’的时候,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说来还真是可笑,哪里有正妻主动张罗着给夫君纳侧妃的,况且还不是小家嫡女或高门庶女,偏偏选中了林家嫡女,她凭什么以为可以让你这样出身的女子给北静王做侧妃呢。”
凤姐道:“许是北静王妃觉得,他的夫君是郡王,又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可以纳任何女子为侧妃罢?”
“这也太自命不凡了。”
王熙和道:“北静王妃时怎么知道黛玉诗词做的好,难不成她见过?”
此言一出,凤姐和黛玉同时想到了什么,眼神相碰,都明白了什么。
是贾宝玉。
黛玉在贾家住着的时候,作的诗文贾宝玉自然也见到过,他又与北静王关系好,加之对黛玉念念不忘,自然将黛玉的好处都说与北静王了。
再深想一下,许是黛玉马车坏在路上,也是荣国府的人动的手脚,就是为了让北静王撞见,让人看到北静王帮了黛玉,届时自然有流言传开。
若在素日里,黛玉的身份的确不能做北静王的侧妃,可若是黛玉的名声被毁呢,就只能嫁给北静王了。
贾家现在一落千丈,能靠得住的只有北静王了,是以自然要牢牢抱住北静王这棵大树。眼看着黛玉嫁给宝玉无望,就想利用黛玉给贾家捞点好处。贾家和北静王关系不错,黛玉又是贾母的外孙女,若黛玉给北静王做侧妃,北静王自然能帮贾家。
而且,前世贾家未必就没有想黛玉许给北静王,以为贾家谋得利益的打算。
黛玉眼睛里满是失望,她有些后悔。其实她早就看清贾家是什么人了,但是贾母到底是她外祖母,她心一软就去探望贾母了。若早知贾家是为了算计她,她根本就不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