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琼华点头。
“当时有许多名门贵女,我和福王自然也在场。那些贵女环肥燕瘦,出众的自然不少。虽然每个人都表现的很矜持,但是又想办法引起皇子的注意。你还记得你当时在做什么吗?”
顾琼华回忆了一下,摇摇头。
新帝点了一下她的鼻子,“你当时躲在众人后面赏景,并非是故作矜持,而是真的不将所谓皇子放在心上。即便你躲得再远,我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你。我观察了你许久,可你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宫里的景色就这么好看吗,竟让你那般痴迷,似要全部印在脑海里。”
顾琼华有些不好意思,“我鲜少入宫,听说御花园的风景最美,自然要好好看一看,当时我正想着回去后如何将这样的美景画进画里。”
他眼波越发温柔,“琼华,我娶你只是因为喜欢你,不掺杂其他,希望你能信我。”
顾琼华没有直接回答,心中却觉得感动。
没消停几日,又有大臣在朝堂上提出新帝纳妃一事。
新帝道:“这是朕的家事,就不劳各位大臣费心了。”
可这次大臣没这么好打发了,直接跪求新帝充盈后宫。
就算新帝性格再好,也不得不恼怒,“谢卿为何一定要朕纳妃?”
大臣恍若看不见新帝冷沉的脸色,立刻道:“臣是为皇家子嗣着想,为陛下着想,为大景江山着想。”
这时候其他大臣也跟着附议,要求皇帝纳妃,为皇家开枝散叶,说什么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
新帝身上寒气笼罩,“够了,你们到底是为朕着想还是为你们自己着想,你们心里清楚。”
大臣们连忙喊冤,咬定自己是为皇帝、为社稷着想。
“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皇家子嗣和江山社稷让朕选秀纳妃,是在诅咒皇后和太子吗?”新帝沉声道。
大臣有点懵,皇帝怎么会这样问?
“臣不敢。”
“不敢?”新帝冷笑,“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皇嗣,将太子置于何地,将皇后置于何地,难道太子不是皇家子嗣,难道皇后腹中胎儿不是皇家子嗣?还是说你们诅咒太子早亡?”
“臣不敢!臣不敢诅咒太子,不敢诅咒皇后。”众大臣惊到了,纷纷跪下。
“不是诅咒皇后和太子,就是诅咒朕了?”
“陛下何出此言,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万万不敢诅咒陛下。”一定诅咒皇帝的帽子扣下来,让众人冷汗直流。
新帝道:“朕现下还年轻,你们就开始为皇嗣着急了,岂非是诅咒朕早日驾崩?”
“臣不敢!”
新帝继续道:“再不然,就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得一个直言敢谏的名声!”
这句话算是说到那些言官心里了,有些人跟风弹劾,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拿到皇帝面前说,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得一个好名声。
但是他们是绝不能承认,大喊冤枉,说自己一心为国。
“朕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们急着让朕纳妃,就是为了让自家女儿和孙女进宫,为你们的家族谋取利益。然后再生下皇子,想办法除掉皇后,除掉太子,让自己的女儿坐上皇后之位,让你们的外孙取代太子之位。就算一时半刻无法除掉皇后和太子,可以等皇子长大了,然后和太子作对,让你们的女儿成为太后。”新帝的目光扫过下面众人,“朕说的可对?”
皇帝说的是实话,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那些大臣不敢承认,仍然坚持自己没有私心,是为了国家。
新帝笑了笑,“既然大家如此为国尽忠,那么朕就给你们这个机会。谢卿,朕记得你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刚好到了出嫁的年纪。之前藩国有和亲的意思,你这么为国尽忠,不如将你的女儿嫁过去?放心,朕会给她公主的封号,还会赐她十里红妆,不会亏待她的。谢卿觉得呢?”
他觉得呢,他自然是不愿意了。只能跪伏在地,不敢说话了。
其他大臣见了也都沉默了,他们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到藩国,也不想皇帝心血来潮给他们的儿女胡乱赐婚。
见此,新帝道:“既然大家如此为江山社稷着想,就多关心些国家大事或者各州县的百姓,关于选秀纳妃一事,就不要提了。”然后站起身道,“散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