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筱亭一笑,难得有些爽朗:“您慢走,交给我了。”
杨九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难得看筱亭笑了下忍不住自个儿也笑出声儿来。
筱亭年纪不大,比起二爷来可是找了好几岁。但这小小年纪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一本正经的,就没见他玩闹过。
陶阳从小就成熟稳重,虽然懂事但蔫儿坏,打小也没少戏弄过师兄弟们。先生们总说笑,陶阳能长大成人,全靠师父师娘爱护,否则早被打死了。
筱亭不一样,不是早早就成熟的心性,但就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严肃样儿。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是岳师哥的徒弟。。看着倒有点儿像师父教出来的老小孩儿。
杨九笑得正欢。
二爷有些不明就里,笑话她:“又犯什么傻呢你?”
杨九只是觉着,筱亭长得显老八成就是因为老一本正经的原因!难得笑了,一定有好玩儿的事儿。
“还不许人乐了!”杨九嘟囔着,这又笑嘻嘻问道:“你们又有什么好玩儿的啊?”
“没你好玩儿,哈哈。”二爷不多做停留,握着杨九的手,向筱亭一笑,算是打招呼了。边走边哄着:“带你吃甜馕去…”
“你还没告诉我呢…”
“不说了带你吃甜馕?”
“哎呀,没说这个!”
“这不就说了嘛。”
“哼!”
“傻子…”
“我就傻!――不对,你才傻!”
“好好好,我傻。”
――――――――――――――
云雾缭绕不朦胧。 ~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何为竹马
端午节时师娘亲自备了菜样儿包了粽子,算着时辰让人一煮熟了先送到书院来给小子们吃头份儿。
别的也不懂,只记得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端午啊、中秋啊这些个一家团圆的好日子。
书院里的小子们都是半大不大就来了,盛京人士极少,多得都是各地慕名而来求学的好孩子,要不就是家境贫寒得先生收留,这些年都是儿子一般的孝顺着,夫人做师娘的自然也心疼。
她不是个闷性子,一向爽朗大方,有话直说,对人好自然也是放在明面儿的。
其他学子先不说,内院里那几个都是她一把手带大的,小时候拉着她衣角儿一块儿上菜市买菜的,有什么好的自然头一个想到他们去。
往年让书院来人拿点什么吃食。来得都是小厮,今儿稀奇,来得还有个姑娘。
看着年纪小,还未及笄呢。
夫人正好打从后厨出来,一抬眼就看她正在侧门处和守门小厮聊着。
夫人向书院管家招了招手,笑道:“哪儿来的小娘子,怎么都没听说。”
书院一向是不留女的,真要有也就后厨的两个厨娘了,都嬷嬷的年纪。
管家规规矩矩地行了礼,一笑起来两侧泛白的鬓发都一动。 。道:“表少爷从并州带回来的,说是孤儿。”
“今儿领她过来认认路,虽然手脚笨了些,但也还算是乖巧。”
婢女嘛,以后少不得这来回走几趟。
“大楠啊。”夫人呢喃了一声,有些疑惑。这小子什么时候还懂得怜香惜玉了,还能大老远带个姑娘回来,这平日里不就会和王九龙打得热火朝天嘛。
“这小子不会是…”点到即止,心照不宣。
管家一愣,抬头看了看夫人的眼色就明白过来了。随即一笑,摇了摇头,道:“想是您多心了,少爷们只把她放在了堂院做洒扫婢,连话也没见多说过。”
真要有别的心思。。哪里会不管不问。
算了,孩子都大了,有自个儿的一番思量,她没事儿操什么闲心。无所谓地笑了笑,道:“那你多照看,书院都是些小子,别让人欺负了她。”
“是。”管家笑着应和。
该交代的事儿都交代完了也就没什么好停留的了,管家让小厮和庄儿拿上粽子,回书院。
庄儿上了马车,抬手撩起了窗帘儿,说不清是羡慕还是赞叹。
车马不慢,说两句话的功夫就到书院了。粽子都是刚起锅就送来的,这会儿正是好吃得时候。一下马,管家就分了分,让这几个人给少爷们送去。
“小庄。”管家这么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