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同人)大德云_作者:汤娘子(303)

2019-04-11 汤娘子

  算是寻个,让自个儿分心的事儿来。

  盛京城有太多繁花似锦,也总有落花成泥的景儿,都是命数,何必圈地自缚。

  既然这处看得叫人悲戚和不换一处去看,花开花落自有时;所以这一回大先生想让他去看看,荒芜。

  见过了百里干枯,万里荒芜的人才会明白这世上啊,相遇是缘,失去也是定数。

  不负相遇就好。

  他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又咽了下去;再一抬头时,笑容明媚得叫人以为是错觉。

  道:“是,师父。”

  “徒儿一定不负所望,助孟哥儿凯旋归来。”

  “好孩子。”师父笑着。

  不知何处散落下一抹薄阳来,映照在两人脸上来,一年老慈爱一稚气俊秀,温暖柔和。

  宣纸轻动,墨透纸背,字迹已干。

  ————————————————

  花落成字秋如诗,诉不尽相思。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心难测

  徐晓雨被人救走了。

  太师一党尽数被除,陛下亲自下旨斩草除根;徐晓雨因为不是主犯也不是亲眷,二爷当时把她交给秦霄贤时就私自在上报的奏折里除去了她的名字。

  每三日打断一次肋骨,再接上再断。

  不入药,只续命,生不如死。

  天牢的护卫一向是严密的,能把人带走的必定和朝中权贵有关。

  二爷回了天津,董九涵跟着孟鹤堂带兵去了西北,再加上所有人都以为太师一党余孽尽除,谁又会把这么一个女犯放心上。

  直到每三日负责打断肋骨的两名衙差在行刑时,徐晓雨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匕首,趁其不备时翻转手腕儿,刺穿了两人脖颈。

  已经好几个月了,早就失了防心。这一处死牢看管得并不紧,衙差早把行刑这样的事儿当做是家常便饭。天一黑,吃饱喝足了打着哈欠就过来一棍一棍地打断徐晓雨的肋骨,这一回却没能回去了。

  混进天牢的几名假衙差把给了徐晓雨一身衣裳,几人假扮成行刑后的衙差走出了天牢。

  一出天牢,徐晓雨就支撑不住地晕倒在地;天牢外早有马车接人,车马不停半个时辰后就出了城门。

  徐晓雨失踪,衙差丧命的事儿直到送饭的婆子看到尸首,才发现的。

  消息传到德云书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儿早了。

  城门已经封了,只进不出,严密查看。

  少爷拿着送来的书信,只扫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来。除去担忧还带着气恼。

  衙差都死了一夜,这时候封锁城门定个什么用!

  这会儿了没有心思来写文章了,少爷烧了书信,转身儿就往父亲的书房去了。

  “爹,人昨晚就劫走了。”

  这会儿不出意外,一准儿出城了。

  少爷规规矩矩站着,等着父亲从桌案前的书文堆儿里抬起头。

  “怎么还没处决。”大先生揉了揉眉心,有些疲倦的样子。

  “这…”少爷抿抿唇,眼睫闪了闪有些做错事的孩童样儿。

  道:“玉溪死得冤枉,老秦心里头一直过不去。总归不是主犯,留下来出口气。”

  大先生晃了晃脑袋,总觉着这人老了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这时候也不是说孩子们胡闹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找出徐晓雨。

  要是一般的犯人也就算了,徐晓雨参与了叛乱又和太师府紧密相连,断断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喽啰儿。如今太师府已经覆灭,居然还能有人进天牢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给带走,这就意味着他们身边也不是真正的密不透风。

  “你传信给张鹤伦,让他秘密查一查天牢里的人。”先生敲着桌案,一字一句。

  能往天牢插手的,不是一般人。

  少爷自然明白其中要害,道:“我给老舅也传个信儿,让他当心些。”

  太师府的覆灭和徐晓雨入狱,这些事儿都和德云书院有关;但真要细细追究下去,二爷是头功也是头一个招人恨的。

  徐晓雨这一走,会生什么乱子先不说,二爷如今在天津城又没有精兵护卫,实在是难以叫人放心。

  “小辫儿那先不急。”

  “飞鸽传书给孟鹤堂,让他务必小心。”

  先生又加了一句,仿佛想到了什么忽地有些不安起来,食指与拇指指尖摩挲揉捻着,每每思量起一些棘手的事儿,他就是这副模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