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同人)大德云_作者:汤娘子(70)

2019-04-11 汤娘子

  那人还是一身白衣,只是更显瘦弱,整个人还是有点苍白,病恹恹的像是去年寒冬受的凉还没好似得。

  已经是九月了。

  母亲的话响在耳边儿,少爷一笑,上前两步对着这白衣一行礼,道:“师弟。”

  他在屋子里听见脚步声时,原本一侧头,可看见了一双熟悉的靴子花纹。 。便停住了,不敢抬头去看少爷,只好低着头。

  母亲看着却觉得这俩人怪的很,觉着咱少爷这语气就是故意逗着玩儿的,笑骂道:“看你那样儿!回头把陶阳吓着!”

  倒不是说叫师弟不好,只是他们从小就认识,关系近的像亲兄弟,一向都是叫小名的,哪有这么生分过。

  就像夫人,管云磊叫小辫儿,管少爷叫儿子,管烧饼叫大饼,管陶阳就叫小崽儿;他当时是这些孩子们里头最小的,走路还不稳当的时候就抱在怀里的小崽儿。

  陶阳终于抬了头,对上少爷笑得冷漠淡然的眼神,原本想微微一笑的,但一抬头又只呆着看他了;壮实了点。。看来是去老舅军营里练了两下子。稳重了,言行举止都没了少年的潇洒。安静了,不再一见面就拥抱了。长大了,要成家立业了…

  少爷保持着温和的笑容,上前两步坐在了桌的另一边儿,缓缓道:“还以为,师弟不回来喝喜酒呢。”

  “差点就不回来了!”母亲在一旁笑着,戳了戳陶阳的脑门:“小没良心,都一整年没见了!要不是你娘把你给逼回来,真不打算回来了吧!”

  陶阳回过神来,浅淡地笑了笑:“怎么会呢。”

  他原本也没打算躲着,忙是忙,但总想回来亲眼看看,他大婚娶妻的样子。

  两人都挂着笑,但对坐无言。

  母亲在一旁唠叨着:“回来也好!明儿就是你生日,正好一块热闹热闹!哎呀,这小子别的不行,挑日子可还行哈哈!咱们小崽儿可是神童呢,挑你生日的时候成亲,以后啊生个孩子就跟着你学去,像你一样是神童!”

  本是一句无心的话。

  陶阳仍旧笑着,摇了摇头,只意思着是师娘厚爱了。

  少爷收了笑,眼睫里颤了颤。

  正是招呼着吃饭的时候,陶阳拿着筷子,吃得极慢,筷子一戳一戳的,几乎没怎么动过。

  母亲给他夹了菜,笑道:“在外头都吃得少吧!全是你爱吃的,我特地交代后厨给做!崽儿多吃点啊,这个醉鱼用的就是桃花酒做的,特地给你留着的,等你要走了拿一些去,外头啊可没有这么香的酒!”

  师娘如母的一番唠叨,还有不断填满碗面的鱼肉,陶阳摆了摆手,笑道:“够了够了,师娘您多吃些。”

  夫人笑着,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就听见咱们少爷在一旁静静地开了口。

  “明儿是好日子。不如师弟跟着一块去迎亲吧。”

  陶阳没有怔愣,只是沉默着看他。

  “这样最好!”母亲笑着,拍了拍陶阳的手,揶揄:“你也沾沾喜气!来年也该你大喜!让师娘就安心等着孙子们!”

  陶阳忽地一笑,嘴角苍白温柔。

  “好。”

  ————————

  府里早就张灯结彩,大红布料四处挂了,一早迎亲得队伍也都侯着了。府里内外都忙得不得了,杨九帮着夫人去盯着后厨里准备婚宴酒菜。 。夫人保持着内院的安排和迎亲来时新娘子该走的礼,大先生自然招待着一群名儒前辈;二爷不宜操劳,跟着看了看,堂主九良烧饼他们全都被拉到家里来作为儿子的身份招待陆续前来的外院男宾客。

  吉时已到,德云书院一众师兄弟们都在等着新郎官儿出来,迎亲去。

  都忙得焦头烂额的,兄弟们让陶阳去屋里叫少爷去了。总归他们关系从前就好,咱们少爷要是臭美拖时辰捯饬自个儿,估计也就陶阳能拉住他了。

  其实这会,新郎官已经梳洗完毕了;二爷在他屋里,帮他把喜服穿好。

  这件衣服极好看。。大红正色的底,用金丝绣着纹,袖口处的最是精致,针线细密而不凌乱。虽然不华贵,但却很有心意。

  二爷帮着给系好了腰带,挂上玉佩,给少爷拍了拍衣袖,满意地看了看:“不错,也是个美少年了!”

  少爷勾着嘴角笑笑,没说话。

  陶阳正从屋外进来,见了二爷,拱手做礼,喊了声:“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