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之朱颜醉_作者:筌筌续红楼(33)

  二、人物展现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分了好几个层次,一是直接通过判词灯谜等谶语,二是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具体行动,三是通过其他角色的言语评价。在复杂的环境中人物往往也是复杂的,在塑造和展现这个角色的时候搜集原著中的细节很有必要,我们先拿袭人来举个例子。

  笼统的说,袭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周到体贴,其实她不是这么单一的。初试云雨情一回写到:“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先入为主以为事实就是这样,可是后回王夫人撵走了晴雯回贾母,两人说了一番话,贾母说道:“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注意这个“只”字,也就是说贾母这里只预定了晴雯一个将来是要给宝玉做妾的,那么袭人是从何素知贾母将自己许了宝玉的?

  另有一回,袭人家去回来,欲擒故纵,说家里要接她出去,贾府断没有强留的理,哄得宝玉巴巴的留她,其实她在自己家里早就怼了她娘和她哥,死活不回家去的,这里不过是“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袭人不止一个贤字,她很聪明的,对宝玉是又劝又哄,对王夫人是动之以理,对麝月是知人善任(拉麝月去吵架),对晴雯是避其锋芒,所以不同的人对袭人有不同的评价,王夫人和李嬷嬷一个是宝玉的母亲,一个是宝玉的乳母,她两个对袭人的印象就截然不同。王夫人叫袭人我的儿,向袭人道:“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李嬷嬷则是气道:“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

  写这些并不是对袭人有什么意见,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是多面体,只是有些侧面我们看到了,有些没看到而已,我本人非常欣赏袭人这种目标明确、肯付出、有头脑的规划,这才是进击的人生!又云“袭乃钗副”,宝钗比袭人有着更多的侧立面,许多文章也有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这里先不做赘述。我们再来分析两个典型人物。

  1、尤二姐是“社会人”。为什么说尤二姐是社会人,因为她出场虽短,身上却自带了很多社会现实话题。一是婚姻选择中嫌贫爱富有没有错,之前跟张华定下婚约,既然嫌弃人家穷,为何不早早的退了,再去寻觅姻缘,非要骑驴找马。二是浪子或□□回头真不真诚,跟贾珍贾蓉父子混着把名声混坏了,又很快接受了贾琏,究竟是看对眼了,还是把贾琏当接盘侠。三是名分与生活究竟哪个重要,明知自己失德还想要的太多,在外面小院里日子过得不要太自在,还盼望着进到贾府里得到正式认可。四是死在凤姐手里冤不冤,在封建社会里,凤姐这口气是撒不到贾琏身上的,最终只能撒在尤二姐身上,加之贾琏移情秋桐后对她不甚上心,尤二姐其实是死在她自己错误的判断上,错判了贾琏的情谊能支撑多长,错判了凤姐的手段有多厉害。这种“社会人”的角色在影视剧中极容易引发话题讨论,甚至是价值观的争辩,因此值得好好塑造,不要把她简化成一个死在凤姐手里的可怜女人。

  2、赵姨娘是“奇葩人”。在我眼里,赵姨娘漂亮又呆萌,是红楼梦里最有趣的女人。贾政只是假正经,游大观园一节,宝玉给众门客讲解各奇花异草,贾政喝道:"谁问你来!",走到另一处走累了自己又讲解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可见他也是留心喜爱这些花花草草的人。其它回中有猜谜的时候故意猜错,奉承贾母的,又有中秋节讲一个喝老婆洗脚水的笑话,惹得大家哄笑的,看来贾政平常只是端着架子,其实他也很懂情趣的,要不然怎么会生出宝玉这么个歪才来,以贾政的审美情趣挑出来的姨娘肯定是俏丽的,但她的情商确是懵懵懂懂的,分不清私底下和台面上,几次给探春难堪,跟个小孩子一样沉不住气,去跟芳官等打闹,蝎蝎螫螫的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尽说一些倒三不着两的话,叫人可笑又可叹。一个年轻女孩子美丽又呆萌是很正常和常见的,可是一个风韵犹存又呆萌的中年妇女是很罕见的,这样一个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的人物形象,主要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侧面烘托其他角色和环境,她荒唐而又恣意的胡闹,间接说明了贾政对爱妾的纵容和不明察(马道婆事件)、王夫人对姨娘的相对大度、底下人的挑唆和势利,还有古代妾室生存状况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