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得了回信,他才确定地点头,“依照白兄所查,九成可以放心,祝明还是挺靠谱的。你这头准备好了,我们就能进山。”
这几天,言不周抓紧时间查着有关蛇形妖怪、殷商大旱的只言片语。
她查了许久,终是在一本手抄的山海经批注里,找到一条记为晋代郭璞的批注。
——商汤时期,肥遗蛇怪曾在中原地区出现。
此怪蛇的出现导致了空前绝后的大旱,渴死饿死的百姓尸如山积,刚一统天下不久的商王朝差点就奔溃。
肥遗,山海经记载这种异兽的老家住在浑夕山。长着一个蛇头两条蛇尾,它出现就会有天下大旱。
言不周翻出史书,“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这则山海经批注所言的旱情,与史载的桑林祷雨极有可能说的是一件事情。”
史书记载,商汤十九年至二十四年五年连续大干旱。据闻商汤在国都毫的东部桑林祈雨,甚至不惜自焚祭天。
大火将要燃烧之际,诚感动天,天降大雨结束了旱情。商汤毫发未损,继续做了他的商朝开国之王。
言不周知道古籍不可尽信,书里的三两行字往往掩埋了鲜为人知的真相。
“殷商的国都亳,既是如今商丘一带,而芒砀山就在商丘的东面,它不是记载里的桑林,但芒砀山九成九就是真正作法地。既然郭璞有一说引发旱灾的是肥遗,我们就去找找它的尸骨。”
商汤年间的旱情九成九属实,但究竟是什么感动天降大雨?只怕仅仅有诚意是远远不够的。
这点对比周华的自杀式请愿就可知一二。想要杀死纪家的人,就要周华的命去换,那么结束一个国家的旱情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第81章 你到底盗走了什么
且说九穗想出了制造旱魃尸变,求以气引气的法子来寻觅祭祀墓穴。
言不周当然不会用这种损招,她多少学了些寻气定位的方法,却凭此肯定除了泽水村,初探芒砀山没有哪个方位的气息特别古怪。
因此,只能从已知发现蛫壳的浅坑开始查。
进山之后,三人直奔纪鑫发现蛫壳之地,以那为基点想要找找盗墓贼可能留下的踪迹。
尽管九穗已经搜寻过浅坑四周而一无所获,但没有多余线索的情况下,三人也只好聊胜于无地走一遭。
偏偏,还真就是一无所获。
芒砀山并非高险之地,但山里溪河交错流淌,更多密林丛生。这都给入山寻墓增加了难度。
三人做足准备十月十五入山,展昭与祝明前前后后寻到了十几处有人途径的痕迹,但顺藤摸瓜不是断了线索,就是找错了目标。
整整一个半月,三人在芒砀山转悠着先后发现了两处墓穴。
两处都被盗墓贼走过一遭,但是言不周一探便确定,那两处没有封存过蛫壳的气息。
祝明更是从没被盗光的随葬品判断,那两个都是汉墓,并非要寻找的殷商祭祀之地。
“腊月了,眼瞅着几场雪落下,再要找什么踪迹就越发难了。我们也快找了小半座芒砀山,不知能不能在新年前有所收获。”
“欲速则不达,此事本就是三分人为七分运气,我们的运气可能还没到。”
早饭过后,展昭搅着锅里的红糖姜茶,这些天有意稍稍放缓了脚步,是为了照顾言不周的身体。“运气是急不来的,指不定祝兄再外转一圈就寻着线索了。”
这会天光放亮,看情况不多时就会下雪。
目前祝明也只能祈祷好运快来。他瞥了一眼锅里的茶汤,哪怕展昭说三人都喝一些驱寒保暖对身体好,但他并不喜欢喝这甜辛之物。
不过,祝明没敢明着说不,一个半月以来,可算领教了展昭不着痕迹的水磨工夫。这位想做的,总有各种各样让人拒绝不了的正当理由,往往不知不觉时就掉到他的坑里了。
“我去四周转转,捡些今日需用的柴火与野果,等会下雪了就不好找了。”
祝明寻了一个借口暂且溜了,心里盘算稍微走远些,逃避今日份的姜糖水。
帐篷后,言不周另升起一个火堆,她把换下的月事带等物都烧了。
自从来到宋朝得了虚镜之力,那是身体倍好,每月癸水来时也是生龙活虎丝毫不见腰酸背痛。
再说出资让英望东招种植奇草,作为甩手东家,她所求的大多都是在日常琐需,比如弄出比棉花内衬更好用的月事带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