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残破的城池很可能就是王佩提到的避难地,而戚无认定古城里存在剑魔所留遗址,当前这满室的剑意足以如他所愿。”
五百年前,独孤溯在大漠里失踪。后来在黑沙与白沙交织的诡异古城,古城里矗立着一座从外部封印的剑意石殿。
两百多年前,虞泓习得高深武功却又疑似走火入魔,临终前吞下佛珠又设计机关阵法使得掘墓人来到沙漠深处,此地还有诡奇的死亡沙虫。
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只有先读一读从虞泓体内取出的十二颗佛珠。
佛珠表面只简单地刻了卍字,但以内力探入珠子穿绳孔洞处,竟是密密麻麻的微雕。这等微雕手段早超出了高超的刀刻技艺,唯有人做到外放内力并以气为刀,精准至可怕地运行内功方能刻成如此十二珠。
前人雕得不易,后人读得更不易,三人必须用内力一点一点去细微感知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若非三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敏锐感知,绝对无法一个晚上读完十二颗珠子的所载故事。
试论当今江湖,能读通这串佛珠者恐怕屈指可数。这绝不是凭运气就能知晓的内情,而虞泓死前所做的一切布置需以刁钻古怪去形容。
佛珠正记载了虞泓为何行事古怪,应了他在棺内的留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最难为是徘徊于佛魔之间不得解脱。
虞泓所生活的时代,当时的中原王朝洛朝由盛转衰,而西域也非常不太平。
他从小在寺庙长大,一直都活得普普通通,直到十五岁时寺庙遇上了沙漠强盗的洗劫。
在一场杀人抢财过后,寺庙里只剩躲在水井里的虞泓生还。
面对一地尸体与一庙的狼藉,他却发现了砸烂佛像里的一卷羊皮,上面写得是白云会的秘密。
一群穿着白袜子的问道人相聚去探寻天地至理,是因为受到了独孤剑魔的影响。白袜子们认为独孤溯找到了更高的道,民间称之为白日飞升,而独孤溯最后消失在西域大漠不是死了正是破天进阶了。
从五代十国建立的白云会,在几百年之中分分合合,其中有的人为了寻得更多的秘密而走入庙堂,有的人不断在大漠中寻找希望能找到剑魔遗迹。
当虞泓发现那张羊皮时,世间几乎没剩下几人还知晓白云会与剑魔的存在。可是他不甘于平凡,更不想如师父师兄们一样随意任人宰杀,所以毅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踏上了寻秘险途。
虞泓经历了九死一生,被一片神秘海子误打误撞带入白沙古城。小城中住着为数不多的守石人,而此地正是许多人遍寻不得的剑魔消失之地。
原来,独孤溯深入沙漠寻找突破自身的方法,某日发现白沙之中有一处特别的石殿,构造它的石头蕴藏非同一般的元气。于是,他召集了一群衷心部下在此建了一座小城,而日日夜夜都会在石殿中练剑悟道。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五年后白沙地的边缘不知怎么渐渐变成黑色,黑沙的范围逐日缓慢扩大,更是惊现了可怕的血红大虫不停攻城。
剑魔当然出手杀了一波出世的沙虫,但他发现了这是治标不治本。只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不会无缘由地对某个人特别好。石殿元气能让剑魔悟道,也就会滋养出可怕的沙虫等物。
原本白沙环绕石殿阻挡了沙虫直入石殿汲取元气,但是因为剑魔日夜在殿内练剑,石壁吸收了剑气而变得更为特殊。此气看不到摸不着却会四散出去,沙虫吸收了特殊元气后成长更快,它们分泌的毒液形成黑沙则以此侵蚀白沙。
无人知晓沙虫、白沙、石殿到底从何而来,只能确定想要根除沙虫就要毁石殿。
且不说剑魔是否舍得悟道之殿,石殿本身水火不侵,即便被剑招攻击也只留表面痕迹,它根本就是坚不可摧。
如此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
独孤溯在一番思量后拟定了三种解决方法。最好他能突破天道引来雷劫,倘若雷劫能直接劈灭了石殿就好。但又隐约察觉石殿非此界之物,也许雷劫也拿它没办法,那就只能针对沙虫下手。
世间之物相生相克,既然白沙能克制沙虫,那就从中找到关键去培养其他更多动植物来对付沙虫。假如这一招某天失败了,最后所有人不得已只能从小城撤离。
虞泓来到白沙城时,距离独孤溯破天而去已经过了三百年。
守石人告诉虞泓剑魔破天确实引来雷劫,但惊雷并未毁去石殿,雷光只是大幅削弱了石殿的特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