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再次拿出那封信,再次看到“包饺子”三个字时,他突然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觉得,这次他们大铭很可能会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些鞑靼人给收拾了。
燕王次日一早就召集了阳城中的将领,把自己收到贾代善传信的事情告知了大家。众将领本来还无精打采的脸上纷纷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大家都摩拳擦掌,等着与贾代善得援军一起把鞑靼人打个落花流水。
谁知燕王把贾代善得计划跟众人一提,众人皆傻眼了,仗还可以这么打的?这是要把鞑靼人给困死在阳城之外啦!接着众人都大笑起来,对贾代善都不由的竖大拇指。
尤其是李进,他自鞑靼犯境以来,没少听到针对他的风言风语,要不是燕王拦着,他早就出城和鞑靼人同归于尽了。最近城中几乎粮尽,针对他的人就更多了,甚至有人还跑到他家中闹事。贾代善的到来,让他松了口气,提出的对敌之策,更是让他憋闷了很久的内心有了些许缓解。
是夜,齐澜再次出现在了燕王的书房中(其实他根本就没离开燕王府)。
“信。”
“本王能有幸得知英雄的名号吗?”
“不能!”
“那你是荣国府的人吗?”
“无可奉告!”
“你的主人是谁?”
齐澜懒的理他,再次点了燕王的穴道,从他手中抽出了给贾代善的信。“一个时辰后会自动解开,告辞!”
燕王眼看着齐澜消失不见了,心中不忿,这人怎么这样,想他堂堂战神燕王能看上他,那是他祖上积德了!他还不信了,他燕王爷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暗卫!回头见了贾代善就跟他要人。
齐澜再次隐匿身型穿过了鞑靼人的营地,一路来到了贾代善的帅帐外,仔细听了一下,确定里面只有贾代善一人才闪身进了帅帐。
这回,贾代善对齐澜的出现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之色,而是微笑道:“回来了,拿来吧!”好似正等着齐澜回来似的。昨夜齐澜走后,贾代善就断定齐澜必能成功的传递消息。有这样的首领在,达愿坊的前途一片光明。
第八十三章 捷报
鹰王勉强压下心中反起的巨浪,右手放在胸前向贾代善行了个礼,然后深深的看了贾代善一眼,带着随从离开了。
没有等到三日后,鹰王回去后的第二日,鞑靼人就送来了降书,愿意无条件退兵。
贾代善就让大军在北边让出了一个缺口让鞑靼人通过。但是在鞑靼人刚通过不久,齐澜就悄悄的给贾代善送了信,燕王居然领着人要在半路上劫杀鞑靼王。
贾代善带上柳成快马加鞭的赶在燕王动手之前阻止了他。
“荣国公为何拦着本王,这是多好的机会,只要杀了鞑靼王,咱们东北边境的百姓就能少受些罪,也能为那些死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王爷可曾想过,杀了鞑靼的王子他们迫于无奈忍了,此时正是他们最屈辱的时候,若是你杀了他们的大王,鞑靼人的性子岂会善罢甘休!到时他们狗急跳墙怎么办?”
“那就跟他们拼了!咱们还怕了他们不成?”李进高声道。
“李将军还是用脑子好好想想吧,是逞一时之气重要还是维护大铭百姓的性命和家园更重要!”
李进一时哑口无言,贾代善说的对,若不是他逞一时之气,也不会引来这场战争。他的确是没脑子!
“荣国公,我们杀了鞑靼王,可以让鞑靼大乱,咱们可以趁机……”
“燕王的想法本帅都明白,只是如今咱们既同意让他们离开,出尔反尔会失了咱们大铭的威信的!”
燕王见实在说不通,而此时鞑靼军队也已经走远了,失去了最好的时机,燕王就跟随贾代善会了大营。
贾代善私下里把皇上的密旨给了燕王,然后在众将领的面前,因着燕王私自行动,而对燕王予以三十军杖的惩罚。燕王虽有不服,但也知道自己有错在先,若不受罚,无法整肃军纪,就生受了三十杖。
五日后,皇上接到了东北来的捷报,彼时,皇上正在上早朝,看了之后连道三声好,然后大笑着跟众位朝臣道:“朕就说嘛,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看看,看看,代善再度领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鞑靼人给赶跑了!”
“皇上英明”众人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