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的逆袭_作者:笃行的一生(442)

2019-04-06 笃行的一生

  “老爷,这个园子是整个园林中最大的一个,已经按照规制重新整修好了,园林中其他的园子还没有整修完,工匠们都要回家过年了,估计要过了正月才能回来继续做工。老爷看需不需要加紧工期,若是老爷急着搬过来住,奴才就跟那些工匠商量一下,让他们破五之后就回来做工,到时候多给些工钱就是了!”林安跟在林如海的身后问道。

  “不用了!你们太太开春了之后就要回京城给岳父岳母拜寿,估计再回江南也要到孟冬了。这园子不用太着急,在入秋之前整修完就行,布置好了屋子你们太太也该回来了,到时候直接搬家正好!”

  “是!奴才明白了!那老爷您看还有哪里不合意的,需要改动的没有?”

  “哦!把园林中那个湖边的小路改成青石板的吧,鹅卵石的路面容易滑倒,一不小心落水了就不好了。”

  “是!奴才记下了!等工匠们过了年回来就让他们先把那条路给改了!”

  林如海留下了林安绿萼夫妻二人在扬州这边看园子,华冲孤身一人又上了年纪不想来回的奔波了,就也留在了扬州,依旧住在衙门的后院里。林安邀了华冲一起过年,华冲想了想也就同意了,说是到年三十那日再到园子这边来。

  即将要回金陵与妻儿团聚,林如海激动的一夜都没有睡好,天还未亮,他就起床了,简单的用了些早饭,就坐着马车到了扬州的码头。

  林如海昨日让林兴传话给刘家的人,说是有事让他们在今日辰时之前到他的船上找他。他一夜未眠,起的早出发的也就早了,在马车上他就寻思着到了码头之后可以等刘金宝一会儿。但是出乎林如海意料之外的是,在他的马车到达码头之时,刘家的马车也同时到达了。林如海下了马车后,看到同样刚下马车的刘家祖孙二人,先是一愣,之后就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们跟着自己一起上船去。

  刘金宝十分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猜到了林如海此举是有意在试探他们刘家的诚意(其实没有,就是晚上睡不着急着回家见媳妇儿)。他小声的对扶着自己的长孙刘冠杰道:“看看,若是听了你祖母的怕是要侯爷等咱们祖孙了,这头一开始就就让侯爷认为咱们不懂规矩了!”

  “还是祖父英明!”刘冠杰也是默默的抹了一把冷汗,还好没有听自家祖母的在辰时前一刻过来,恐怕到那时文渊侯早就已经起航了!

  祖孙二人跟在林如海的身后登上了林家的船,进入了温暖的船舱之中。林如海褪去了身上的黑狐皮大氅,随手递给了身后的林兴,然后走到椅子边坐下,意味深长的看着刘家祖孙。

  “在下刘金宝(学生刘冠杰)拜见文渊侯!”

  “刘老太爷客气了,快快请坐吧,来人上热茶,让刘老太爷暖暖身子!”

  “多谢侯爷!”刘家祖孙给林如海道谢后就先后坐下,等小厮上了茶之后礼貌的品了两口茶。

  “刘老太爷急着找我有什么事儿吗?”林如海开门见山的道。

  刘金宝和刘冠杰对视了一眼,刘冠杰低头沉默不语,刘金宝叹了口气把心一横,左右今日前来就是豁出去不要脸面了,也就不再犹豫转头看向了林如海。

  第三百二十一章 拜师

  “是这样的,在下的长孙自幼勤勉爱读书,有幸考入了西溪书院学习。但是怎奈我们刘家虽是坐拥金山银山,可这商贾的身份却是屡屡遭人白眼,我这孙儿在西溪书院已经读了七八年的书了,可是始终没有一位先生愿意收他为徒,甚至是他考秀才时都找不齐五位保荐人。哎……”大铭对于商人入仕的要求是非常的苛刻的。不仅是行商三代才有资格考取功名,而且必须要有五名以上的保荐人写了保荐书,才可以参加院试,而保荐人必须是有功名之人,并且最低也要是个举人。

  “刘大公子如今还没有参加过院试吗?”林如海问刘冠杰道。

  “侯爷唤学生冠杰就好!回侯爷的话,学生五年前就考过了童生,可是至今都没有资格参加院试,故还是一介白丁!”刘冠杰起身恭敬的回答道。

  “嗯!你坐下说话吧,不必如此拘礼!”

  “多谢侯爷!”刘冠杰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之后才又转身坐在了刘金宝的下手。

  “刘老太爷是想让我给冠杰写保荐书吗?”林如海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