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子都听父亲的安排!”
“如今咱们家最棘手的事儿就是你弟弟家的七丫头的婚事!薛二郎死的倒是干净了,倒是把咱们方家给架在火上烤了!”方老太爷眼神阴鸷的道。
“这件事儿却是不好办呀!处理的不好,咱们方家多年来积攒的好名声可就全完了!”方大老也眼神闪烁着道。
知子莫若父,方老太爷一看自己大儿子那样子就知道他是已经有了什么办法了,只不过是不好说出口来。
“老大呀!你是方家未来的掌舵人,为父就以此事来考校与你,你来说说这件事如何处理才能不损伤咱们方家的名声呢?”
方大老爷今日前来找方老太爷,除了说服方老太爷投靠林如海之外,就是打算跟方老太爷商量要如何处置与薛家的婚约。可是方老太爷如此直白的就把事情推给了他,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他的确是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太过阴毒,他怕方老太爷会不同意,也怕自己的弟弟会因此记恨于他。
“父亲,这么大的事情,还是需要您来定夺,儿子怎敢自专!”
“我知你定是有了什么想法了,说来听听吧!”方老太爷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己的大儿子一眼。
方大老爷在方老太爷的这一眼之下,顿时无所遁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却是沉默不语。
“哼!你呀!还是不够圆滑,不够心狠!你要记住大丈夫在世,该舍弃的就一定不能手软!”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方大老爷恭恭敬敬的给方老太爷行了一礼。
“我已经让你弟弟送小七去庄子上住了,你派个妥当的人去,好生照顾着她的身子,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只怕是思虑过重,恐是要伤了身子的!”
“父亲放心,儿子定会安排好的!”方大老爷眼神一闪,低头应是。
次日,从扬州方家的侧门处,一辆灰布马车载着方家的七姑娘一路出了扬州城,往方家的一处偏僻的庄子上去了。三日过后,庄子上传来消息,方七姑娘忧虑成疾,卧病在床。不过半月,庄子上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方七姑娘已经不中用了。方二老爷夫妻二人乘着马车一路飞奔至庄子上之时,方七姑娘堪堪咽了气。方二老爷夫妻悲恸欲绝,未出嫁的女儿不能入方家的祖坟,方老太爷做主在自家的祭田旁边划出一块儿地来,让方七姑娘安眠在了那里。
自此之后,方家与薛家的婚约就此作罢,也没有人再提起两家曾经是姻亲之事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对策
由于贾敏和林琅的身体原因,林如海不放心他们母子几人,就没有赶着回扬州去开笔,打算过了正月十五,若是贾敏的身子安稳了再启程回扬州。好在如今他管着的盐政衙门的事务不是很急,也就是在每年二月初的时候,衙门根据各个盐场在去岁末报上来的预计今年产盐量而给盐商派发盐引。其实盐政上最忙的也就是二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其他的也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去盐场上巡视一番。那些账面上的活计都是由专门的胥吏在管着,林如海也只需要每个月末亲自查一下账就行了。
盐运使这个官职虽说品级不高,但是好在有实权还轻松,捞银子还便利,所以是人人都想要的一个肥缺。但是盐政却也是十分容易出事的,盐是国民之大计,也是朝廷一个主要的税收来源,大量的金银从手中过,皇上一定是非亲信不用的,而且为了避免官员在盐运使的位置上待的久了,而被那些巨大的利益所惑,做出什么贪污受贿之事,从而损了皇上信任重用之人,所以盐运使以前都是每两年一换的。这么多年以来,也就只有甄应嘉因为皇上南巡是奉旨接待圣驾,皇上为了补偿他才让他在盐运使的位置上做了近十年。这也直接导致了整个盐运衙门都被甄应嘉所掌控住了,就算是后来他被罢官,又来了几任的盐运使都没能真正的接触到盐政核心的部分,每年也就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来派发盐引。对于盐场每年实际所产的盐量和盐引是否一致,如何大人那些前任盐运使是根本就不知情的。
林如海早就知道自己会到扬州管理盐政,在他刚到江南之时就让人把扬州所有的盐商都给查了个底掉,还让人暗中盯着那几家大的盐场,可以说对这里面的事儿是一清二楚。也知道甄应嘉是依靠着少派盐引,从而让私盐的数量增加,以此来捞取大量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