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林如海的母亲林老太太身体不好,看着儿子考中举人后就含笑九泉了。林如海守孝三年后准备参加会试,哪知林老大人偶感风寒,结果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了,林如海又要守孝三年。今科,林如海终于参加了会试,厚积薄发一举考中会元,在殿试的时候,当今皇上觉得他相貌俊美,气若谪仙,又才华横溢,故钦点了他为探花郎。打马游街的时候偶然间抬头看到了正在一家酒楼中临窗向外望的贾敏,顿时惊为天人。回去之后整日的魂不守舍,便命人去查,得知是新贵荣国公之嫡女贾敏,且尚未定亲。林如海就急急地找了自己的舅舅,当朝工部尚书沈文义,舅舅让舅母仔细打听之下,觉得贾敏虽是勋贵武将之女,却是自小拜在颇有才名的女先生门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绝美,性情温和爽利,就帮着林如海上门求娶。
可巧,贾代善此人虽是武将出身,却素喜文人,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走科举入仕。林如海前来提亲,哪有不应的道理,真是瞌睡了给送个枕头来。
于是两家人当即互换了庚帖,一月后又下了小定,婚期就定在了来年的二月十八。如今,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舅母沈夫人已经在将聘礼置办的七七八八,新婚的房子还正在修缮中。
第三章 爱女
荣国公贾代善乃是跟随皇上征战西北的侍卫,和史家、王家、薛家并成四大家族。贾、史、王三家还有江南的甄家原先都是皇上的家奴。贾、史、王三家跟随先皇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都被皇上给了恩典除了籍,后论功行赏各自都得了爵位。甄家老太太原是当今皇上的奶娘,幼时曾救过皇上一命,皇上感其救命之恩,也给其一家除籍。如今的两淮巡盐御史就是甄老太太的大儿子甄应嘉。而这薛家又与这四家不同,薛家在金陵世代行商,可谓家财万贯,无奈士农工商,商最贱,薛家一直想要摆脱商人的桎梏。刚巧薛家老爷在去西北走货的时候帮助当今皇上传递消息,从而立功,后又捐献了一大笔银钱给皇上用作西北的军饷粮草,皇上就封其为紫薇舍人,领皇商之职。
贾代善此人大智若愚,虽看起来粗鲁,实则胸有沟壑。在战争结束后,他聪明的交出了兵权,回家做个悠闲的国公爷,有他在一日,皇上就会记得他的情,荣国府就是最贵无比的,谁都不敢欺他。即使他不在了,皇上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会留些许情面,子孙们也不至于在这京城混不下去。但是,贾代善最愁的就是两个儿子都没什么出息。大儿子贾赦自小在祖母跟前长大,被养的只知玩乐,贪杯好色,从不爱读书,唯一的本事就是鉴赏古玩的眼力好。他为大儿子求娶了翰林院掌院张大人的女儿,张氏是个知书达理女子,只是太过温和,根本管不住贾赦这个纨绔。
二儿子贾政倒是个用功读书的,怎奈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如今连个童生也没考过去。他本想给贾政也寻一门书香门第的小姐为妻,可是老妻史氏坚持要为二儿子聘了那王子腾的大妹妹,说什么大儿子的婚事她做不得主,二儿子的必须要挑个得她心意的来。他知道老妻是不大儿媳,才硬要选个她中意的来做二儿媳的。
贾代善共有三个女儿,前面两个都是庶出的,也早已远嫁,只这个小女儿乃是他唯一的嫡女,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故自小就是千娇百宠的长大。待她长至五岁,贾代善看她聪慧过人,比之两个哥哥强过百倍,更加疼爱了几分,遂请了名师好生教导,如今马上就要及笈了,已经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才女了。
想到不过半年就要出嫁的女儿,贾代善心中不免泛酸,他最宠爱的小女儿也长大了,很快就要嫁做他人妇了!不过话说回来,能有林如海这样的青年才俊做女婿,他也是老怀欣慰的。林家虽人丁稀薄,但是底蕴极深,谁不知林家几代个个都是俊杰,娶的媳妇也都是名门望族之女,林如海对贾敏有十分上心,只怕那聘礼不会薄了。
想到此,贾代善起身出了书房往后院走去,要寻贾母商量一下宝贝女儿的嫁妆。
彼时,贾母正在房中与大儿媳张氏一起对账,见得贾代善进屋来,张氏忙起身行礼,贾代善让其起身,自己进了内室卧房之中。张氏见贾代善这个时候回内院来,想来必是有事与贾母说,故说要去厨房看看就先走了。
贾母随后进入内室,见贾代善倚在贵妃榻上出神,她亲自沏了茶端到贾代善面前,“老爷想什么呢,这么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