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同人)童话不再,风起后宫_作者:小飛象(17)

2019-04-06 小飛象

  父亲柳老大人和自家大哥互相看对方一眼,说:「臣等当然知道要保密,让臣等回去商议一下,这事一件很困难的事,搞不好还会变成党争!那莱阳王在纪王府,妳可是同意的吗?」

  柳后又回应说:「两位陛下和我都同意了!」

  柳老大人又是长叹说:「浪费了他皇嫡次子的身分!」

  柳后就回应说:「父亲,大梁不需要第二个献王和誉王!」

  在留柳家父子用了午膳后,柳后就亲自送他们到宫门口再道别。掩人耳目也!

  转过头,中宫没回正阳宫,而是去了慈仁宫向太后陛下请安。

  中宫请安后,请太后陛下遣退所有宫女,她有事禀报。

  她向静太后禀报了太子已有正妃人选,是在东境遇上的东海宗室女虞清铃,她代太子请求太后陛下帮忙说服今上陛下同意东海宗室女做太子正妃。

  静太后只是长叹说:「果然如此!当初妳说那个人的身世比不过荀氏、沈氏和蔡氏;但一般平民女子又怎会入歆儿的眼呢;身世比不过,是因为她是东海人、外族人,因此难以当上正妃之位,但歆儿不想委屈她为侧,而储君又不能一直虚悬妃位!」

  中宫跪下叩首说:「妾实惶恐啊!」

  静太后沉默了很久,说:「景琰是一头水牛,如果是他认定的事,百匹马拉也不能令他回转心意;而且还有守旧大臣们的反对……哀家会为你们说情,令景琰给时间你们虚着正妃之位,先立那个她为良娣(侧妃),待她生了儿子,增加了她封为正妃的资本、大家接受一个东海宗室女为太子后宫和观察她能否忠于大梁和歆儿、你们等歆儿的力量再增强些,能压倒那些守旧大臣们时才可提出封她为正妃的要求!一切就如当年金殿呈冤一样准备着!」

  柳后立刻跪下回答:「妾和歆儿绝无不臣之心。」

  静太后说:「哀家知道,起来吧!当年景琰可是用了十三年时间来收服京中内外和四境军,才令他们对景琰言听计从。歆儿现在的力量还是太弱了!」

  柳后回答:「谢谢母后指点迷津和施以援手。」

  静太后说:「哀家还是不想歆儿为了大位,娶了像言氏和贤太妃那样的女子为妃。」

  柳后跪下叩首。

  静太后担然受了。

  从幼年开始,东海宗室女虞清铃都作着同一个梦。

  是一个噩梦:梦里她父母早丧;从小和兄长虞天来相依为命,兄长在成年后按制被封为墨淄侯,而她因为是女子,又父母早丧,难觅好亲事,所以连封号都没有,只被称为墨淄侯府的姬君。这一切她都不介意,只要兄长活的好,她就满足了!

  谁知东海对上西梁,屡战屡败,终于落到了要赔款和亲的下场,东海为了麻痹西梁,这次和亲不惜嫁出两名宗室女;而在亲事上一直乏人问津的她,没有意外的雀屏中选,身为墨淄侯的兄长的反对无人理会,还被要胁要么嫁妹、要么兄妹一起死;兄长只能亲自背她上轿,东海国主为了隆重其事,还封了她做郡主,风光的嫁出她和她的表姐到西梁。

  到了西梁,她们被送到宫中,拜见了西梁太后和中宫,接着被安排住到昭仁宫,同住时她发现表姐带了东海朱胶,当时她不甚在意,想着表姐大约是用来自保的,谁知……

  一个月后,突然圣旨降临,说甚么她们娴雅淑德,甚合朕意,因此她被封为太子良娣,迁到东宫,她的表姐则被封为莱阳王妃,迁到莱阳王府。那时她忽略了表姐嫉恨的眼神!

  在莱阳王的谋反东窗事发后,莱阳王被皇帝陛下赐死,当时她跪求太后陛下救她的表姐和未出生的表姨甥,太后陛下的求情下,皇帝陛下以恩宽名义放过了他们,谁知……

  时间一晃十七年,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对怀上孩子放弃希望,谁知一天她竟吐过不停,经太医一切脉,竟说她怀上孩子了,她满心欢喜的召表姐进宫分享喜讯;谁知竟偷听到表姐已用东海朱胶报复长林王府,她不想害人,又担心东窗事发后,表姐性命难保,于是苦心相劝……

  谁知到因为她治宫不严,秘密竟意外被荀后知晓,最后表姐竟认为是她告密;在她临盆时对她下东海朱胶,害得她母子俱亡。

  她恨啊!

  当她回归神位,成功飞升上仙时,却接到师母青曼上神的召唤;要她再次下凡,任务是再次嫁给梁帝萧歆,不过不是做淑妃,而是做中宫和生下太子,最后成为大梁的太后和皇帝。而她会得到向荀家讨回公道和防止萧元时出生的机会!她最终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