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之烽火录_作者:洪堡鱿鱼(134)

2019-04-09 洪堡鱿鱼

  阿紫盈盈下拜,低声道:“阿紫谢恩。”萧峰也躬身行礼,道:“谢陛下恩典。”

  耶律洪基握住萧峰的右手,说道:“兄弟,咱二人多日不见,过去说一会儿话。”

  二人并骑南驰,骏足坦途,片刻间已驰出十余里外。平野上田畴荒芜,麦田中都长满了荆棘杂草。萧峰寻思:“宋人怕我们出来打草谷,以致将数十万亩良田都抛荒了。”

  耶律洪基纵马上了一座小丘,立马丘顶,顾盼自豪。萧峰跟了上去,随着他目光向南望去,但见峰峦起伏,大地无有尽处。

  耶律洪基以鞭梢指着南方,说道:“兄弟,记得三十余年之前,父皇曾携我来此,向南指点大宋的锦绣山河。”

  萧峰道:“是。”极目眺去,仍是远淡群山,辽国风物。燕子坞水路深深,春天有极好的花,冬天有白茫茫的雪。但那都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再怎么眺望,想来也是望不见的。

  耶律洪基道:“你自幼长于南蛮之地,多识南方的山川人物,到底在南方住,是不是比咱们北国苦寒之地舒适得多?”

  萧峰道:“地方到处都是一般。说到‘舒适’二字,只要过得舒齐安适,心中便快活了。北人不惯在南方住,南人也不惯在北方住。老天爷既作了这般安排,倘若强要调换,不免自寻烦恼。”

  耶律洪基不语点头,沉吟片刻,道:“兄弟,我观你神情言语,心中常有郁郁不足之意。我听说兄弟汉人义父母,尚在南方借住。亲尚在却不能养,说起来也是一桩遗憾。如今兄身为南院大王,衣食无缺,虽说南人不惯住北方,然而若能接来身边,朕愿为兄奉养。尽几年天伦之乐,总是快活。”

  不提此话则罢,一提此语,萧峰胸中顿时一窒。耶律洪基见他颜色有变,诧道:“前日兄赴了一趟河南,朕事多,未及细问。莫不是去看望父母了?难道是二老身体有恙?”

  萧峰定一定神,道:“蒙陛下关心,二位老人身体康健。他们如今却不在少室山脚下住了,现如今乃是在我那姓慕容的兄弟庄子上客居。”

  耶律洪基听见“慕容”二字,剑眉轻轻一挑,“哦”了一声,道:“莫非就是上回使辽、于乱军丛中救了朕性命的的那位四品参赞?”

  萧峰应了一声“是”,随即将三年前丐帮叛乱,慕容复带军赶到、助其打退西夏一品堂,救援丐帮众,又派人于少室山接回乔三槐夫妇,代为赡养之事说了一遍。他恐怕皇帝厌烦,只拣紧要的说了,耶律洪基却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发问,竟连他们如何相知相识都一并问及了。待听到慕容复援引宋朝投辽“贰臣”王继忠之事,怒斥丐帮众人之时,不由得肃然起敬,击节而叹,由衷赞道:“真个好汉!我只道他武功高强,胸有谋略,却不料原来是这等深明大义、兼识大体之人!萧兄这个朋友,交得实在不枉!”

  萧峰顿了一顿,方叹道:“臣前日赴少室山寻阿紫时,与一帮旧仇人起了争执。慕容舍身救我性命,受了重伤。”

  他此语一出,耶律洪基登时一惊,脱口而出:“他……他受了重伤?”

  萧峰默然颔首,沉声道:“不瞒陛下说,此事是我生平恨事,铸成大错,再难挽回。”

  这段往事他一直不愿回想,但经不住辽帝追问,只能将经过大略说了一遍,只略去慕容家矢志复国一事不提。

  便是耶律洪基,听完了也不禁动容,沉默片刻,试探着道:“朕瞧上次阿紫被打成重伤,你为她疗伤,所用之药也不过人参虎胆几味,颇有奇效。我大辽地广物博,人参虎胆,便是当成饭吃也是不妨事的。你何不将他一并接到身边?”

  萧峰黯然,道:“臣这兄弟脾气最是心高气傲。先不说肯不肯来,他这毛病却比阿紫那回重得多了。那日藏经阁中,神僧为他号脉,说……”

  那天扫地老僧讲论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三人病情,一眼见了慕容复脸色,轻轻“咦”了一声,踏上半步,伸出手来,径直去拿慕容复手腕。慕容复躲闪不及,被他拿住。诊视半日,道寒毒无解,惟有一种破法。众人还来不及欣喜,说出来却是须得化去一身功力,从此后半生形同废人。慕容复想也不想,一口回绝。

  此时萧峰却不愿多讲这些。他心中影影绰绰,总是有一段微茫的希冀在,仿佛不把这些说出来,便不是真的一般。只道:“……不是人参虎胆的事。只要有法子能治好他,臣什么都愿意一试。但如今即便是舍了臣一身功夫,只怕也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