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归正_作者:自产自销(31)

  接过简明扼要的任务清单,典狱长通读一遍过后,指着其中一项问道:“案情回顾、狱中表现、推荐信……这些我们都好提供,但是假释委员会还要看雇主担保书?这些废物,能找到什么正经雇主?”

  守卫队长压下心中的不悦,解释道:“肖申克目前的改造岗位,大多都是体力劳动,技能单一,的确不易寻到大公司的聘用……因此,希望您批准我列举的倒数第二项”

  诺顿顺着指引看过去,他挑了挑眉毛,眼神里透出些不屑来:“你是说,让人给他们扫盲?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学会,我们哪有时间给他们学?!”

  对典狱长先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犯人的时间被占用,损失的,可是他的金钱!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参加,这会加入我们的积分兑换体系,有志于出狱后找份体面工作的,自会报名。而且,文化课程可以在他们的放风时间开展”

  这解释倒是差强人意,点了点头,诺顿说道:“行吧,这事你看着办,下个月再来汇报就行”

  也就是说,拜伦找到州立假释委员会要来的试点项目,诺顿占了好名声,却完全懒得费力气去管,全盘扔回给下属。只要监狱收入不下降,狱警队长想怎么改革,就怎么改革。

  于是乎,安迪托老布把书和明信片还回去的时候,对方带来一个令他措手不及的消息。

  老爷子眯着眼睛问道:“37927是你的编号,对吧?”

  “是的……”低头瞥了一眼自己胸前明晃晃的号码牌,安迪不懂对方为何明知故问。

  “小伙子很沉得住气嘛,以后咱们也算是,半个同事了”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布鲁克斯,笑眯眯地迈着步子,缓缓离开。

  难得一头雾水的银行家,终于在瑞德的指点下,发觉餐厅墙上那张他未曾留意的公告。事实上,目前除了那张暗藏玄机的明信片,他什么都不在意。

  “看见没,那行写着,让以下囚犯,在自由活动时间担任扫盲班讲师!放心啊,是好事!有大把积分可以赚的!不比出去做工差”

  “扫盲班?”

  “安迪,你就出去几天而已,怎么,啤酒厂的阳光太猛烈,把你晒昏了头?!哈德里队长的兑换处,又多出几样好货,你还不知道?”

  “……还没来得及关注”

  随后,在瑞德絮絮叨叨的讲述中,安迪逐渐拼凑出拜伦从首府回来后,搞出的新花样。

  其一,假释委员会将犯人每月排名,作为狱内表现的量化指标——这条足够让还想重见天日的刺头们,俯首帖耳,争当模范。

  其二,积分可兑换扫盲教学,利用放风时间开课,地点就在老旧的图书馆,未来会根据前期进展,开放更多的文化教育,让走出去的人,多一份选择。

  前者,可谓是给屡遭驳回的犯人,指了条明路;而后者,将刑期较短的囚犯也吸引过来——如果有选择的话,有几个人甘愿坑蒙拐骗之后东躲西藏,而不是光明正大地自食其力呢?

  作者有话要说:

  *法尺,顾名思义,法国作家大仲马那个时代采用的计量单位,一法尺约等于325mm

  所以说,伊夫堡果然比肖申克好挖啊……

  当然,除了墙体差异之外,主要是因为在伊夫堡无需劳作吧

  (可以日夜兼程的挖)

  *外役监:指把犯人□□于监狱以外的地点

  从事农、林、牧、渔等特定作业的□□制度

  1854年—1862年在爱尔兰任监狱长的沃尔特·克罗夫顿

  在最初实行的累进制度的杂居□□与假释之间加上了中间监狱一级

  做为假释前的半自由阶段

  对于将予释放的犯人实行监外作业制度

  此后,这一制度得到推广

  原著中说是塞缪·诺顿首创,并借此大肆敛财

  本文算是,哈德里队长和典狱长各怀鬼胎、一拍即合吧

  在这里,替我们拜伦小哥哥的人设再解释一句

  尽管在安迪看来,队长先生是个心软的要死的善良傻瓜……

  但是,朋友们,上帝视角的你们都知道,这都是爱!啊!

  简单来说,无论是外出的伙食改善,还是帮犯人们找出路

  还不是要迂回曲折地照顾安迪嘛

  不然拜伦是不会挪出自己画图的时间,不辞辛苦地折腾的

  精致利己的设定,稳如磐石!!!

  好吧,反正以后无论拜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