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那些贵族们,拥有那么多的土地,这大开商路,当然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怎么可能不反对呢?可是他们还没有想出将东方拉下台的法子,就已经直接被贾赦简单粗暴地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给洗脑了。
大棒自然就是武力值,拿块大石头当着他们的面踹到粉碎什么的,一个人不够恐吓值,那一整支凶兽队呢?完全明晃晃地表示,你们要敢瞎比比的话,哼哼,这石头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
胡萝卜嘛,自然就是将那么多新生产业分出去,让贵族们去管理,让他们尝到甜头,知道赚其他五国的钱,比靠着剥削劳动人民来的钱要快太多了。利益嘛,谁又会嫌钱多呢,见口袋里的钱多了,虽然大部分还是进了国库,但总归自己口袋里的钱还是多了,所以他们就再找不到反对的借口了。
而如此大力发展商业,秦国自然也引来了其他五国的商旅,秦国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地将所有东西都揽在手里,无论是从研发还是销售都一手抓,这样得耗费多少人力呢,还不如将利益分出去。通俗的说法,大概如今秦国算是一个生产商和批发商,而其他各国的商人则是分销商?
所以如今秦国,特别是咸阳也建起了许多的商会,比如赵国商会楚国商会之类的,聚集了不少各国的生意人在秦国咸阳,往来的商人也不少。所以这官道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找不到客栈,他们自然只能选择驿站,所以这驿站的客房的需求量就要比只供给官员使用的驿站要大许多。
东方和贾赦也不担心这些商人的到来会为秦国带来什么影响,或者是他们有什么不良居心,总归有利益的合作,才是相对牢固的合作方式。何况他们的到来,也为秦国的百姓带来了其他国家的商品,完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总归来说这是对秦国百姓有益的事情嘛!
而那些其他国家来的人,要搞事情,自然也要掂量一二,看搞事情的成本会不会太大,大到自己无力承受。是搞事情,还是老老实实做生意,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盘。商人重利,向来最识时务,他们又怎么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做法呢?
如今咸阳在这十年里不断地扩大,如今也算得上六国之中数一数二的大都市了。
这些年来的努力,东方和加上两人可算是将秦国的百姓从土地解放了出来,虽然农业并没有放弃,毕竟这还是国之根本,总不能粮食还要依靠从其他国家那购买吧,这不就将软肋放在了别人的手里,本末倒置了吗?但是发展其他的事业,让百姓多些进项,过上更好的日子,却也是可以有的。
这其中,自然也有因为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走上弯路的时候,特别是看到商业带来的巨大收益的贵族们,差点就准备将手里的所有土地都改建成各种工坊,还是大佬直接将这些只有眼前利益而没有大局观的人拍了下来,才解决了这样的粮食危机。
小问题总会有的,但是如今秦国已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国力之壮大,让其他五国不少过不下去的百姓纷纷脱离国土,进入秦国,希望能在秦国生活。
秦国自然没有拒绝这些百姓,只让他们的边境所修建的收容所待上三个月,进行人口登记和调查,证实没有问题之后,就能得到秦国的身份证明文书,可以直接秦国定居了,甚至连在收容所的三个月里,秦国还给提供一日三餐,虽然不过是饼和小米粥而已。
但对于无法在自己国家活下去,不得已逃难到秦国的百姓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恩典了。
当然了,他们在收容所的三个月里面,自然也不可能光呆着什么都不做,收容所附带着一片工业区,他们可能选择在里面做工,赚取生活费,以供他们离开收容所以后能维持前期在秦国的生活。而这些人没有土地,也不能成为佃农,他们最后离开收容所之后,都会进入秦国各地的工坊,成为一名工人。这也是秦国工坊中的劳动力来源之一了。
而那些在自己国家本来日子过得也还行,来秦国只是想过更好的日子的百姓,就没有这样的待遇,相反他们想要进入秦国定居,会需要交纳一大笔定居费用,才能够留下来。
通过商旅的不断宣传,秦国如今而已算是六国之中最受欢迎的国家,许多的百姓都向往着能进入秦国生活,过上那些商人口中所说的好日子,付诸行动的百姓自然也很多,其他五国的人口自然也大量地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