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魄云魂同人:造王者_作者:静海鱼波本人(55)

  严鸾出班,躬身奏到:“陛下,王爷,南京国子监司业陈文英回京述职,臣看他在南京这些年做事勤勉、为人清廉、官声颇佳。恰逢国子监祭酒告老还乡,臣想举荐陈文英升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赵楹听见严鸾的话,心里便有些不快,国子监祭酒这样的要职,不管是哪个大臣要举荐,都应该提前和赵楹打好招呼的。严鸾是吏部尚书,更应该知道这个规矩。赵楹微微转头去看赵煊的表情,见赵煊竟带了点欣喜,显然是一早就知道的,心下更加有气。

  果然,赵煊道:“严爱卿所言甚是……”

  “陛下,依臣看严大人的举荐有些草率。陈文英是获罪被砭到南京国子监做司业的,这几年也没见有什么建树,怎么就能升迁到北京做国子监祭酒了?”赵楹不等赵煊说完就将赵煊打断。

  赵煊道:“朕倒觉得陈文英有些才华……”

  赵楹又打断道:“陈文英调到南京的时候,陛下才几岁,那时的事陛下记得么?”

  赵煊的脸因为气愤和羞辱而涨得通红,右手紧紧的握着龙椅扶手,半天方道:“那皇叔的意思是怎样?”

  赵楹道:“不如请各位大人在提几个人选,臣和陛下才好比较。”

  这时谢子湖便出班,举荐了一个知府。接着便有一半的官员附和。

  赵煊看着乾清宫正殿内的满朝文武,心里便想起“指鹿为马”的典故来。

  严鸾看着赵煊越来越差的脸色,心里那股疼惜的情绪又涌上来。无论这少年如今长得多高多壮,在严鸾心里,他始终是那个哭着扑在自己怀里孤苦无依的幼童。

  严鸾躬身道:“陛下,王爷,此事是臣草率了,不如让臣再多做些调查,国子监祭酒的缺改日再议。”

  赵煊看了看赵楹道:“依皇叔之见呢?”

  赵楹道:“就改天再说吧。”

  严鸾知道赵煊心里不舒服,下朝后便直接来到赵煊日常处理政务的昭仁殿。严鸾刚要见礼,就被赵煊一把拉住,道:“先生,又没外人,先生快过来陪朕说说话。”边说着,就将严鸾拉在自己平日坐的榻上挨着自己坐下。

  严鸾摸着赵煊的手有些凉,便温言道:“陛下还在生气么?”

  赵煊愤愤的道:“那人愈发霸道了。”

  严鸾拍拍赵煊的手,安慰道:“陛下再忍耐些时日,待亲政后就好了。”

  赵煊看着严鸾委屈的道:“今天在朝上先生也看到了,照这样情形,朕何时才能亲政?”

  严鸾道:“陛下切记,欲速则不达。等到了时机,自然一切水到渠成。陛下是真命天子,名正言顺,谁也不能藐视陛下。那些仗着拥立之功,便想权倾朝野、把持朝政的所谓权臣,历来都是……不会得逞的。”

  赵煊道:“朕知道先生一定会帮朕谋划。”犹豫了一下,又道:“先生,朕听说今日王府夜宴,先生也在受邀之列是么?”

  严鸾知道最近锦衣卫的势力壮大不少,对赵煊知道这事并不意外,便道:“是,他大概是出于礼节,也给臣下了帖子。”

  赵煊小心的道:“最近总有人和朕进谗言,说先生常去安王府饮宴,又说他也常去严府看先生,还说他从长白山弄了好多名贵药材送给先生。”

  严鸾低头道:“陛下信那些话么?”

  赵煊忙道:“朕自然是不信的,这天下都是朕的,无论先生要什么奇珍异宝,朕都会尽力找来给先生。他送那些东西,先生自然不稀罕。”

  严鸾笑道:“陛下说的是。”心里却明白,赵煊若是全然不信,就不会有此一问了。

  这日安王府的夜宴是为常应秋去宁远驻守践行而设,因为请的人多,又是每人一桌,宴席就摆在王府的正堂。严鸾走进去的时候,看见已到了好多人。对于这位新晋吏部尚书,自然是人人都想巴结。再加上这日受邀的都是安王党的人,谁都知道严鸾是安王府的红人,便格外殷勤些。严鸾便一路应酬着众人走到自己常坐的那个席位上。

  这时管家陆通却走过来,笑道:“大人如今可是尚书了,王爷说让大人坐到那边。”说着,便用手指向赵楹右手边第一张桌子。

  严鸾略一犹豫,知道今日宴席中除了谢子湖也确实没有官职大过自己的,便走过去坐了。

  待众人到齐,赵楹从内堂走出来。众人忙起身见礼。赵楹坐定,笑着让众人也都坐下,这才开了席。

  因这日是为常应秋践行,他少不得要到各桌敬酒。常应秋离席,一手执壶,一手执杯,敬完了赵楹和谢子湖便到了严鸾桌前。常应秋笑道:“严大人在陛下面前极力推荐下官去宁远,对下官可是提携的很啊,下官非和严大人好好喝三大杯不可。”一边说着,一边就拿酒壶要给严鸾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