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三穿成筛子[综]_作者:初离(34)

  远远一行人马从城门口的方向,往洛阳行宫直来。

  为首之人阔庭宽鼻,头戴獬豸冠,身着绯色官衣。

  御马到了洛阳行宫门口之后,看清面前形式,身形灵活的下了马,往李重茂面前拜道:“洛阳司马崔日知,拜见温王!”

  李重茂上前一步,扶住了还没来得及拜倒的崔日知:“崔司马御下有方,护城有功,小王日后安危也将托付崔司马,怎可如此客气。”

  崔日知与李重茂彼此客气一番,崔日知自吩咐兵士将逆贼带走,终于进入正题。

  虽然兵荒马乱,崔日知却一项礼节不少,将李重茂迎入了行宫。

  谢云流从城墙上,跃到洛阳行宫房顶,目送李重茂进入大殿巍峨的洛阳行宫。

  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有时候真的让风雨落颇为惊叹。

  【这行宫可真够壮美。】精细与宏大糅合的恰如其分,掩在雾霭深处的阁楼,甚至透出了几分仙气。

  李重茂进入行宫之后,随在李重茂身后,衣裙袅袅,鬟髻高耸的宫娥,更让这座行宫,透出了几分奢靡。

  谢云流却道:【再如何壮美,也不过是座豪华的囚笼。】

  这天就聊不下去了呀!

  风雨落隔了片刻,才应道:【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你总不能替他的人生做主。】

  谢云流终于没再说什么,身形一纵,往方才发生骚乱的地方追去。

  还没赶到上东门,远远就看到一道明黄的身影踩着房顶过来了。

  身后不远处,执一根玉棒的尹天赐,也紧随其后。

  那边两人一打眼看到了谢云流,都不用招呼,三人就往中间汇合。

  不等谢云流相问,叶仲秋便笑道:“这福王挺逗的,带着一百来号人就想围城,往上东门逃出去了。”

  尹天赐则问:“温王送到了?”

  “嗯,已入了行宫。”谢云流应道。

  尹天赐点了点头,对谢云流道:“谢小兄弟后面,如何打算?要回纯阳认个错吗?”

  谢云流也一筹莫展:“大约不行。”

  “为什么?”叶仲秋不解。

  “江湖悬赏令一日不撤,就代表朝廷还没想轻易放过我。”谢云流应道。

  不放过他,他再回去纯阳,只会让师门又陷泥沼。

  师父对他尚且有护持之情,他也不能不顾师门安危。

  “温王不都回去了吗?这悬赏令也差不多该撤了吧?”叶仲秋问。

  如果没有福王这一出,大约真该如此。

  福王忽然横生枝节,就算李重茂如今老老实实回了行宫,也不知道接下来睿宗会如何应对。

  想到这里,谢云流道:“最近几日,大约还是在洛阳盘桓,等温王安危无恙,再作打算。”

  尹天赐都好奇了:“温王是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这么殚精竭虑?”

  “他是我师弟。”谢云流应。

  这句话颇为简单,却又掷地有声。

  尹天赐闻言,瞳子都瞪大又缩了缩。

  风雨落却在忽然之间,懂了谢云流。

  后来的谢云流,冒武林之大不韪去烛龙殿救李忘生。

  如今的谢云流,自然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救李重茂。

  对谢云流而言,不管是李重茂,还是李忘生,他其实只是做了同样的选择。

  只不过,陷李重茂于危难的,是新帝睿宗。

  谢云流的选择,就成为了错。

  而陷李忘生于危难的,是武林邪道。

  谢云流的选择,那就是对。

  不管是二十岁的谢云流,还是后来的谢云流,这个人从来没有变过。

  确定了谢云流的打算,叶仲秋道:“洛阳城外,有座藏剑别庄,先去小住几日?”

  谢云流问道:“某戴罪之身,叶兄不好牵涉太深吧。”

  叶仲秋哈哈一笑:“现在才说这话,可就太迟了。”

  尹天赐也笑道:“可不是。”

  谢云流脸上闪过一抹涩然。

  叶仲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既然称我一声叶兄,我当然不能不管你。若要报答我,记得某众叛亲离之日,待我如待温王就好。”

  谢云流闻言,起身往叶仲秋一拱手,道:“某愿叶兄没有那一日。”

  叶仲秋虎了脸问:“你这算是不应承,还是算祈福?”

  谢云流微微一挑唇:“应承,也祈福。”

  尹天赐便凑过来问:“一起陪你从枫华谷出来的,不能厚此薄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