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乐于与我交往,每次来趣灵村,都会在凯莉花园停留半日,坐在姑姑的厨房里,滔滔不绝地谈她家的奶酪和生意经。相比起她引以为傲的商业战绩,我对她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奶酪制作工艺更感兴趣,聆听的时候常常走神,去想象她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怎样机缘巧合地得到一个制作奶酪的秘方……那时,京城里还有皇帝在位,一个法国来的传教士偶然来到彩虹村,爱上了那里的风景停留下来。没想到水土不服一病不起,幸得当地一位乡村老郎中的救助,他才侥幸活了下来。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传教士将一个制作奶酪的秘方传给了他……橡木餐桌上放着她带来的礼物——一大盒奶油和几块装在圆形木盒里的手工奶酪,一律带极浓郁的奶香味道,有着市售同类产品无法企及的良好品质。
可我的第六感提醒我,她并不是真的喜欢我。我们不是同类人,就像来自迵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你明白就好!哈甜说。女强人多半不需要女性朋友。她这样做不过是在投阿木所好罢了,或者觉得你这个人不会对她构成任何威胁。
聪明的喜荷似乎猜透了哈甜的心思,特意邀请我到她家的奶酪作坊去作客,还拉来阿木作陪。
彩虹村离这里不远,我们坐阿木的马车,不用一小时就到了!喜荷笑呤呤地说。童话也一起去,那里有好多好吃的呢!
我们欣然前往。结果一去就迷上了那里,从此隔三差五地就会去一次,每次都坐着阿木的马车。我总借口说要去给喜荷打下手,其实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喜欢呆在那里的感觉。至于童话——这个小家伙吃得肚子圆滚滚的,每次在回凯莉花园的路上,都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
我喜欢帮工人搅牛奶。搅牛奶是个体力活儿,需要朝一个方向一直保持着匀速,直到牛奶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奇怪的是,我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一边搅着牛奶,一边走神。想像着一座座农舍散布在山坡草地的尽头,一群奶牛悠闲地走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嘴里不停咀嚼着青草和鲜花。当它们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它们的眼睛里闪动着温柔而幸福的光……有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只管享受着洒在身上暖暖的阳光的温度,以及散发出奶香味儿的宁静与安详。
我喜欢在操作间逗留,和诗琴——喜荷的美女助手——一起,花大量的时间观察凝乳形状的变化,像欣赏魔术表演一样欣赏着霉菌的生长过程……细细软软的白色绒毛像花一样盛开,然后慢慢覆盖整块奶酪,奶酪也随之慢慢成熟……有的霉菌还在奶酪里雕出或蓝绿相间的大理石花纹,或大大小小的圆形孔洞,同时释放出浓烈的辛香气味。奶酪的内部总体呈现一种旧象牙的颜色,含有丰富的乳脂也是必然,然而每块奶酪都是一种创新,一块绝不雷同于另一块,每块都拥有各自的乳脂浓度,拥有独一无二的口感与香气。有的以奶香浓郁著称,有的更接近坚果的味道,有的能让你感觉到野花的芬芳和微微的海风,顺便捎带些自由的气息……
没有其他客人的时候,我喜欢呆在诗琴精心布置的奶酪展示厅里。那里错落摆放着数个六层木架,每层木架板的外缘都贴着标签,上面手写着奶酪的品种和制作时间。各种奶酪,大多有着浑圆朴拙的外形,身披白色、蓝色或杂色的霉菌,被整齐摆放在那些木架板上,间隔处装饰着盆栽的迷迭香、百里香、九层塔、胡椒薄荷,竟增色不少。
展示厅靠窗的角落摆着一张橡木桌和几把椅子。橡木桌上总摆着一个圆形木餐盘,里面盛放着数种奶酪的样品——一律切成小三角或小方块,周围点缀着些坚果,浆果和新摘的香草,葡萄酒已经注入高脚杯里,等待来访的客人享用。我爱坐在最靠里的椅子上,一边享用美食,一边静静感受着奶酪的呼吸。
诗琴告诉我,搭配奶酪的方法有很多种。味道温和的奶酪,一定要配上口感清淡柔顺的白葡萄酒;味道咸重的奶酪,要搭配气味浓郁,口感浓烈的红酒;新鲜初熟的奶酪,应选择质地较脆硬的法式面包;而浓郁陈年的奶酪,更适合搭配朴实厚重的全麦面包;香甜酥软的啤梨,与口味浓重的奶酪相得益彰;甘甜多汁的葡萄,则与山羊奶酪形成平衡对比,因为葡萄的特质正好可以冲淡奶酪浓重的气味……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