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个项目一开始有着非常崇高的目的:将长寿的办法推行到所有中国人身上,一方面能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国力和生产水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张启山的特别部门的幕后,有着许多暗中支持的人力物力,他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一腔热情,全情投入到虚无缥缈的研究中。
不过和狂热的大多数人不同,张启山心里其实很明白,这个项目没什么意义,正如亩产万斤粮是谎言,人人长寿也是做不到的。
张家的长寿有很强的限制条件,不仅要继承他们的特殊血脉,还要依靠陨玉。前者完全是仰仗先天优势,大多数国人根本不可能符合条件,而后者也并不如想象中顺利。
正如张海客之前和我说过的一样,佩戴陨玉饰品可以延长寿命,减缓新陈代谢,这似乎和陨玉与人体的生物共振有关,也是张家人大多能活上百岁的原因,但这个影响的幅度却难以检测,因为时间跨度太长了。而按照古墓中的记载,制作成尸蟞丸服下,又是另一种效果——虽然生理状态暂停了,看似变成不老,最终又逃不过尸化的命运。为此,他们不知消耗了多少死刑犯人,却始终没法打破这个僵局。
最终他们才绝望地发现,就像想用痔疮膏治癌症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陨玉这种东西压根不能内服,只会制造一群敌我不分的怪物。而外用的效果也很有限,这么可疑的东西根本没法在全国推广。
可是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他们的研究是不允许失败的,对科学规律的藐视如乌云一样笼罩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心上,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同时,“大跃进”的恶果逐步显现,国家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量的人因为盲目冒进的生产政策饿死——当然,这些消息当时基本都被压了下来,仅在呈报少数高层的内参上才有披露。
张启山自然也不会把消极信息向下属透露,因为确保队伍政治坚定、思想稳定也是他的职责之一。口粮是国家统一分配的,他不需要担心他的部门供给跟不上,但与许多党内人士一样,张启山的困惑不在于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迷茫:
如果他们做的事是对的,那为什么结果与希望的相违背?
明明是希望人们能“敞开肚子吃饱饭”,结果出现了饥荒?
就在张启山几乎对“长生”失去兴趣的时候,在一个到淮安村落探访的日子里,他竟然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生面孔。
按理说,这个村子他已经来过多次,村民基本都熟悉了,而这个村几乎与外界隔绝,除了他和他的下属外,很少人会有人来寻访,这自然不太寻常。
村民和张启山说,他们也不知道那人是谁,那人来了之后只说是等人,之后就到村口的茶寮中去了。那茶寮其实就一个茅亭,建在村口唯一的大道一侧,倒是个一夫当关的地方。
张启山走进去,站在那人跟前。那人还在闭目养神,身上穿着藏式的衣服,安静得就像一道风景。他显然也察觉有人进来了,睁开眼睛,朝张启山点了点头。
“棋盘张的传人,等你很久了。”那人的口音有些奇异,略微停顿了一下,补充道,“我是张起灵。”
三 启蜮 17
张启山的第一反应是皱起了眉。眼前的人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头上灰蓬蓬的,衣服也沾满了泥土,如果不是那冷静的态度,他会以为这是个招摇撞骗的流浪汉——毕竟在这条村里,他在探寻张起灵的事并不是秘密。他见过形形色色的张起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所有名叫张起灵的档案都被送到了他的书桌上,老得掉牙的,嫩得尚在襁褓中的,强壮的懦弱的憨厚的奸诈的……甚至女的他也见过不少,尽管他不认为真正的张起灵是女人。
但这个人和其他的张起灵都不同。他太平静了,过去从来只有张启山召见别人的份,但现在他心里却油然升起一种被人反客为主的不快。
“你找我有什么事?”张启山只觉得不耐烦。他根本没有过多考虑真假的问题,因为不管这是不是真的张起灵,他出现的时机都太不好了。
“我来取回盒子。我希望你协助我进入张家楼,然后我将用盒子完成族长继承仪式。这件事必须尽快,因为我时常会失忆,我想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完成它。”张起灵的遣词仍旧有些怪,但吐字比方才流畅了许多。他的语气仿佛在要一笔众所周知的债,对方不会不明白,也不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