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听韩梅梅说起过她在两广横着走的日子(可不是横着走么,她阿玛是福州将军,她额其克石琳是两广总督),她还想着去做海盗呢,要知道韩梅梅以前可是带着英吉利的舰队在海上横行肆虐过,只不过这样的想法被舒觉罗氏无情又冷酷的镇压了,不过韩梅梅倒是跟着出海去过吕宋之地(今菲律宾)。
那是太子爷不曾去过的地方。
冷不丁的,太子爷想起韩梅梅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是了,他又何必将自己拘于这一方地界呢。
再有,太子爷不想韩梅梅会在规矩中,在宫廷中变成像佟贵妃那般的人,她也不该是那般的人。
其实吧,太子爷担心是多余的。这里是说韩梅梅会被繁琐的规矩磨去棱角,也不太对,严格来说是被规矩束缚住手脚(这里有引申义和字面意思)。想想看吧,虽说现如今满人规矩不如汉人规矩大,但大环境如此,女儿家受到的限制只会更多,可韩梅梅那家伙愣是一力降十会的,不是练武,就是上街遛鹦鹉,更干脆的还从家里跑出去跟着船出海去了,折腾到最后石家都麻木了,可见这也是一种本事。
换句话说,韩梅梅她就是一不开化的顽石。
偏偏她还招人喜欢的很,所以只能说她是个香石了。
……这形容也是怪异。
这不,她就把宫里赐给的教养嬷嬷给累倒了。
嗯,韩梅梅学规矩里的蹲姿篇,这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她以前扎马步都比这累,然后她就跟教养嬷嬷们比赛,成功把教养嬷嬷们给累趴下了。
偏偏教养嬷嬷们也不能说韩梅梅学得不好,也是本事。
就当练功了的韩梅梅,还不知道宫里的太子爷黑化进度又增加的事——她好像都不知道太子爷已经黑化了,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第十七回
话说康熙下了明旨,韩梅梅和太子爷这就算得上是订婚了。
可是吧,谁让这是男女大妨的封建社会呢,韩梅梅和太子爷能光明正大在婚前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就连是在过年,韩梅梅随她额娘舒觉罗氏进宫来给皇太后,以及皇后请安时,韩梅梅…也没正大光明的见着太子爷。
这是妨碍和谐社会建设!
所以这才滋生了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见面方式,而且这种见面方式也是有限制条件的,它必须得有像韩梅梅这样能神出鬼没的身手,而且还得太子爷那边配合的天-衣无缝。
咳咳。
往好的方面看,韩梅梅进宫参加宫宴也不是没有收获。
她在一干命妇,还有皇太后,后宫嫔妃那边得了个端庄大气,进退有度的名声。
这是真事。
太子爷甫一听下面人学起,饶是平素里再淡定如斯,也差一点没绷住,顿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回头韩梅梅再来当采花贼,不是,再来毓庆宫里跟未婚夫约会,太子爷以一种很微妙的语气把这样的评价转述给她听,韩梅梅眨巴两下眼睛,很不可思议的说:“我额娘说我就是个榆木疙瘩,难道我额娘太自谦啦?”
太子爷扬眉:“你想多了。”
太子爷现在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虽然如今他们还没有大婚,韩梅梅并没有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妃,可她也是未来的太子妃,在这宫里,能够高她一筹的也就只有宁寿宫的皇太后,还有坤宁宫的皇后,其余的便是佟贵妃还有温僖贵妃,也是不能摆出婆婆谱的。所以韩梅梅进宫来给皇太后请安时,并没有哪个不识时务的找韩梅梅的话茬,韩梅梅也就只需要端着架子微笑再微笑,而且她的规矩无可挑剔,正襟危坐时就是一连坐一个时辰,都不带有丝毫勉强的……这一层层滤镜加上,可不就从“朽木不可雕”变成端庄大气。
韩梅梅哼哼两声,咕哝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太子爷似笑非笑的看她一眼,韩梅梅就泄了气般往炕桌上一趴,端庄大气进退有度什么的,她似乎大概受之有愧==
太子爷见状慢条斯理道:“孤并非全盘否定——”
韩梅梅半信半疑,她等太子爷继续往下说。
“——能让满宫人得出那么一结论来,这未尝不是一种本事。”
韩梅梅等了半天没等来下一句,她扁扁嘴有点小失望:“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