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皆愣住,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世民不见四人出言,又见这四人反而都在看向秦远。他心里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四个肯定是闻风而来劝慰自己。
“秦远!”李世民突然厉声喊。
秦远忙应承。
“有笔账寡人要和你算一算,你先前是不是和秦琼早就串通好了说辞?”
秦远坦然承认。
“臣只想陛下开心。”秦远一句话解释所有。
李世民忍不住又笑起来,无奈地抬手指了指秦远,“你啊,猴儿精!”
“臣谢陛下赞美。”秦远道。
李世民再一次哈哈大笑起来,殿内的其他人都被这对君臣的对话弄糊涂了。
长孙无忌倒是有点琢磨明白了,秦远又在拍马屁。不过他这拍马屁的功力可真够厉害了,这么大的事居然都能把圣人逗开心了,很难想想是怎么做到的。
“你们若是担心王正德招魂一案,大可不必了。事情已经弄明白了,正如秦远所奏那般,王正德假借亡人笔迹,哄骗利用了太上皇,令太上皇信以为是亡人的遗愿,便不心中忍,不阻拦。好在他老人家倒也没提供什么太大的帮助。最后听说王正德被缉拿,才恍然意识到这事儿闹大了不好,就派人去了雍州府弄死了王正德。
王正德死有余辜。太上皇年纪大了,难免心软,一时被蛊惑才动恻隐之心,寡人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体谅。”
李世民简单解释了经过,让长孙无忌等人不必再担心过问,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立刻齐声应承,忙称赞李世民宽容大度,是自古以来最为英明的君主。
李世民被夸得挺开心,不忘念着这是秦远的功劳。他称赞秦远在这次查案中的表现功劳巨大,而且还及时为秦琼解毒,救了一名肱骨忠臣的性命。
李世民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一定要赏赐并且提拔秦远的态度,然后问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没有什么建议。
魏征忍不住道:“可是秦参军前几日刚升了官,这么快就——”
“秦参军乃破案奇才,这次的招魂案,他又快又稳,保密做得极好,这最后的部分连臣都不知道。”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加重音,“此举及时维护长安城和朝廷的稳定,功劳甚大,臣提议提可拔秦参军为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少卿?”魏征惊叹,瞪着眼望着长孙无忌,“长孙公,大理寺少卿可是从四品上,再升一级,那可是位居九卿之列了。不行,坚决不行,便没有此等快速升官的先例!”
长孙无忌:“怎么就不行?有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能者居之,有才华的人就该被重用!”
魏征便红着脸反驳长孙无忌,也该重视经验的磨砺,太快提拔人才反而是害了人才。
房玄龄和褚遂良就默然瞅这俩人。
秦远看出来了,长孙无忌就是来捣乱的。他肯定是小心眼记恨自己把最后的案情瞒着他,所以李世民问升官意见的时候,他就故意往高了推荐,在报复他。因为他知道,这么高品级的官大家肯定都不会赞同的,一定会讨论一番他身上的‘缺点’。
这个人啊,真无耻。
“准了。”李世民忽然开口道。
第50章 异人盟
此言一出, 殿内顿时安静。
“陛下!万万不可!”魏征缓过神来后,立刻急忙出口劝谏。
因为屋内过于平静, 魏征的声音显得尤为响亮。
李世民眼色充满防备地看着魏征,一边示意他继续讲。一边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态度。
你说你的,但寡人不会同意。
魏征:“陛下,大理寺少卿之位十分重要。秦参军为官时间太短,只在弘文馆与雍州府做了不足三月, 只怕连大理寺具体做何都不甚清楚,如何能让他担此大任。”
“这还是知道的,大理寺掌断天下奏狱, 报纠察司。”秦远语调轻轻地插嘴一句。
相对于魏征激昂澎湃的控诉声, 秦远的声音就显得相当柔和斯文。差别犹如海上掀起的惊涛骇浪与山间静静流淌的溪水。
关键在于李世民早就听够了惊涛骇浪,觉得安安静静的溪水声很悦耳。
李世民立刻对魏征道:“你看, 他懂。”
“纸上谈兵罢了,阅历不够,真等到他坐上那个位置,除了大错, 误国误事之时,臣等再去阻拦只怕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