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妇回去就督促琏二用一万两银子建院子。”王熙凤也不忘保证。
虽然曲折了些,但她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倾尽所有建造的大观园还是不要出现的好,而且,迎春真心觉得,一万两白银真的已经很多了,都够在京城不是太繁华的街道卖座五进的府邸了。
这边的事情解决了,迎春也没有忘记另一件事,元春想要见一见贾家女眷之事。
“娘娘,还有两刻钟就到了老太太们出宫的时间了。”迎春身边的流苏按照事先吩咐的提醒道。
“还有两刻钟吗?”迎春出声,然后微微笑着道,“那本宫就不留老太太你们了,流苏,你替本宫送老太太、太太、大嫂子们离开。”
老太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娘娘这是什么意思?每次她们入宫,娘娘都是卡着最后的时间让流苏送她们出宫,如今还有两刻钟,娘娘竟然就要送她们出宫了。
虽然心中疑惑,但这种事娘娘拿定了注意她们也不可能反抗,于是告辞后跟着流苏出了正殿。
到了院子中,流苏温和的笑道,“老太太、太太,这宫中风景不错,老太太、太太您们出宫的时候不防放慢了脚步,仔细的欣赏一二。”
放慢了脚步?老太太心中一跳,若有所觉。
殿中,流云看着老太太等人离开,忍不住的问道,“娘娘,让贤德妃见到老太太等人,会不会惹出什么事连累到娘娘身上?毕竟,贤德妃在宫中尴尬,若是哀求,王夫人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她就怕王夫人借着入宫觐见娘娘的机会给元春什么方便,让元春有机会做下什么祸事,到头来却因为是觐见娘娘的,牵连到娘娘身上。
迎春嘴角微微勾起,很是肯定的说道,“若是贤德妃单独见王夫人,本宫还要担心一下,但有老太太和琏大嫂子在呢?你觉得你能想到的老太太和琏大嫂子岂会想不到,在她们眼皮子底下,王夫人就是有心也没那个能力。”
老太太和王熙凤绝对不会让元春借着王夫人干出什么蠢事来的。
而且,她既然答应了此事,那就必定是有其他的考量了,王夫人在元春心中的地位,还不如老太太呢!
既然怀孕了,那有些事不得不谋划一二,但愿一切顺利吧!
第134章 甄家出事
当老太太现在宫中与迎面走来的元春相遇时,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也怪不得迎春身边的宫女要提醒她们在宫中慢行,注意沿途的风景,可见,与元春见面,是迎春早就安排好了的。
老太太还算镇定,但王夫人已经泪眼汪汪了,不过,隔的太远,迎春的人并不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只看见王夫人抹着眼泪和老太太等人离去,而元春,望着几人的身影久久不见动弹。
时至今日,元春心中大约也有了悔意吧!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贾家女眷出宫,迎春仔细的看管宫人、安胎保胎,但前朝,却是风波骤起。
这一日,朝堂上送来江南加急奏折,扬州巡盐御史手掌皇上亲赐的尚方宝剑查抄了江南甄家,也就是甄太贵妃的娘家、八皇子的母家。
听说是因为江南盐税问题,林如海只命人清算了近三年来的盐税账目,甄家就贪污了白银超一千万两,国库中也没有这么多银子啊!
原本就算是甄家贪墨银两超一千万两,林如海也没有权利查抄甄家,他能做的就是将甄家封了,然后上呈奏折到京城等候皇上和众大臣的决议。
但偏偏林如海从自个府中请出了皇上赐下的尚方宝剑,见宝剑如见皇上,有便宜行事之权,正好律法对贪墨银子数量和处罚都有据可查,于是便顺着律中所言,直接将甄家查抄、押解着甄家的人上京了。
贪墨一千万两白银,再加上林如海竟然敢直接将甄家查抄的这份魄力,让朝堂上一片哗然,至于说林如海手中的尚方宝剑是皇上什么时候赐下的?众大臣默契的忽略了。
“皇上,甄家几代人镇守江南,为我朝立下汗马功劳;甄家多行善事,得百姓之心,江南百姓说起甄家大人,无不称赞,如今林如海仗着手中有尚方宝剑,不请示圣意便治罪甄家,怕是会大失江南民心啊,还请皇上复甄家之荣耀,将扰乱我朝江山的林如海拿下问罪。”有大臣出列,义愤填膺的奏请。
有人带头,所从着众。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