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如今劝慰老太太的人多了二房的其他人,而局外人也多了一个琏儿。
贾赦想不明白,是不是所有人家都像是他们家这样,老大是草,只有小儿子得母亲的心。
以前,贾赦通常是诚惶诚恐的跪倒在地,抱着老太太的膝认错,虽然他也不知道除了没出息他认的是什么错。
只是今天,贾赦却觉得怎么也跪不下去了,他到底是个局外人啊!局外人!
外面弄得沸沸扬扬的宝玉衔玉而生一事,贾赦也不想说了,今日去请罪就当他作为兄长为弟弟做的最后一件事。老二不是一直自认为文采了得,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吗?那剩下的事就老二自己处理吧!
至于说牵连之事,他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今日皇上一开始是震怒的,后来见了他之后便消气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没有怪他,那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太太见贾赦不接招,突然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我也老了,你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了,收拾东西明天我就搬出荣禧堂吧!”
“老太太!”贾政王夫人失声叫道,就连一直表现淡定的元春,扶着老太太的手都颤了颤。
对于二房来说,老太太住在荣禧堂,那就是说这个府上是老太太在当家做主。
而一旦老太太搬离,大老爷贾赦住进荣禧堂,那他们二房成什么了?他们会变成客居在兄长/伯父家。住在亲祖母家和住在兄长家,这区别可大了去了。
王夫人眼中的慌乱更加明显,她着急的看了眼元春,带着祈求的看向老太太,这个时候不能搬,绝对不能搬。
从元春出生在正月初一开始,她们就费尽了心思培养元春,就盼着元春通过大选入宫,在宫中拼搏一番,将来能给她们带来荣耀。
元春作为荣国公府的嫡长孙女,这个身份会让元春在开始的时候就立在高点的位置。
太子妃已经有人了她们不敢想,但努力一把太子嫔还是可期的,将来太子登基,元春少说能得个一品妃子,要是运气好再得个皇子,那未来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要知道太子妃虽入宫多年,可一直未曾为太子产下嫡子,太子府中庶子有三两只,可生母的身份都不如元春,元春不仅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更是正月初一出生,有大造化的。
入太子府为嫔后荣华一生、惠及父母兄弟,简直就像是天生为元春安排的似的。
如此大好的前程,老太太怎么能说搬出荣禧堂呢!失去了荣国府嫡长孙女这个身份,虽然她自认为元春也能到达哪一步,可必将艰辛很多。
倒是元春,开始有些慌乱,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冲着王夫人摇了摇头,示意王夫人不要着急,老太太为了培养她也是费尽了心思,她不可能在这大好的前景下废掉往日里的谋划,断她的路,也断荣国府再次发达的路。
所以,老太太必定另有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改了下错别字,晚了点。
预告一下,下章是贾赦雄起第二步。
第25章 贾赦雄起第二步
元春不愧是老太太身边教养着长大的,她所料不错,若说之前老太太偏心贾政一房,但对贾赦也是有所关怀,毕竟也是亲儿子。
但如今,随着贾珠读书有出息、经常获得先生们的夸奖;元春正月初一出生,是个有大造化的;而如今,宝玉衔玉而生,这更是有天大的造化啊!
别以为她不知道外面的人怎么说宝玉衔玉而生,她们说这全为后宅妇人争宠手段。
可外人又怎么知道,为王氏接生的那个产婆是她的人呢!是忠心于她的人亲自接生出了宝玉,也亲自捧着那块通灵宝玉送到了她的面前。
所以她知道,宝玉确实衔玉而出,是个有大造化的。
原本发生了这种事情王氏就应该当机立断将此事隐藏起来,不想王氏是个蠢的,竟然让众多奴仆知道了宝玉的来历,逼得她不得不雇人将此事在京城中广而告之,免得宝玉遭天妒,长不大。
珠儿天资优秀,可以以科举入朝堂;元春生日好,一看就是富贵之及的命格,可以入后宫,产下皇嗣,得封高位,将来更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至于宝玉,来历更大,她都不敢轻易猜想,只想着未来最低也是出将入相的运吧!
这样一来,荣国府的兴盛竟是全落到二房身上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若是早知道如此,早知道如此,何至于让老大袭了爵位,妨碍了政儿一家的前途,妨碍了荣国府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