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侯爷宠妻日常_作者:沉琴绝酒(152)

  而四王八公这些人为求自保,也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对付林涧不要让他得逞就完了。尽管在处置王家之后承圣帝再没有什么动静,但林涧在都察院的差事并没有丢,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说明承圣帝想要肃清他们的心思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否则,承圣帝不会允许林涧在朝殿上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他们无法改变承圣帝的心意,为求自保,也为了将来考虑,他们就将心思动到了立太子这一项上了。

  承圣帝纵精气神还不错,但毕竟已是五十来岁的人了,将来的时日不长,若有个站在他们立场上的太子,他们将更有底气与承圣帝分庭抗礼,哪怕便是拖延,只要能等到太子上/位,这当朝天子不肯再做的事情,林涧等人再积极又有什么用呢?

  到了那时,他们重新得到庇护,大家再一并算账就是。

  大皇子萧胤乃皇后正宫嫡出。

  皇后冯氏很早就因病去世了。宫中自冯氏去世后再未立后,宫/内一应宫务由余贵妃代管至今。

  余贵妃一人代管宫务,其实也同皇后没有差别了,但承圣帝不给余贵妃皇后封号,甚至不将余贵妃册封为皇贵妃,这都是有原因的。

  皇后冯氏出自冯家。这个冯家,便是冯紫英他们家。冯氏与冯紫英之父即已经致仕的神武将军冯唐是嫡亲兄妹。冯家虽然没有得钦封的郡王国公之位,但冯家从太/祖皇帝时起便跟随朝廷四处征战,只是前有十二家跟在太/祖皇帝身边,冯家势力稍弱,那里头没有冯家的一席之地罢了。

  但冯家毕竟是经年的武将世家,从太/祖皇帝至当今,这皇后皆出自武将世家,先帝当年已不愿从四王八公家中选取皇后,但他也不能从文官里头选,最终就给承圣帝选了冯氏为后,不久冯氏生下嫡长子萧胤,只可惜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冯氏渐病,之后在病榻缠/绵几年,最终因病去世了。

  水溶穆莳等人看中并拥戴的太子人选,便是冯氏所生的中宫嫡长子萧胤。

第64章

  宫中已有冯氏为后, 后来荣国府又将贾元春送入宫中为妃,其余人家便没有再送自家姑娘入宫为妃了。

  实质上, 为了平衡朝中势力, 即便送入宫中, 承圣帝也不大可能太过宠幸, 因此除了一个贾元春之外,宫里也就没有四王八公家里出来的姑娘了。

  只可惜贾元春只生了一个小公主,她未生皇子,四王八公这些人便只能拥戴萧胤,毕竟冯家与他们算是一路人。冯家与四王八公家族的关系一向极好,皆是世交,两方势力早已密不可分,冯家支持萧胤,萧胤又在身份上占据天然优势, 萧胤又是摆明了亲近他们的, 这些人自然都聚集在了萧胤的身边。

  在他们看来, 立嫡长子为皇太子,不论是哪朝哪代,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便是承圣帝自己, 也是中宫嫡子出身,当初也是直接被先帝立为太子的。萧胤还占据了一个长子身份, 比承圣帝更有资格做太子。

  水溶不动声色的递过去一个眼神,便有官员从队列中走出来,慷慨陈词引经据典, 请承圣帝立大皇子为皇太子。

  立太子这件事也说了几年了,承圣帝听见这些话反应平淡,他听着眼前官员将那些话说完,才淡淡扫视群臣一圈,问道:“你们也都如刘卿这么想的么?觉得太子之位非大皇子莫属?”

  “这要立太子的事情你们也提了几年了,朕一直说不着急,总说往后再看看,如今瞧着,你们倒是比朕急多了。前两年还是隔几个月才有一回奏章说这个,如今是隔几日就有,你们真该到朕的案头上去看看,那请立太子的奏章都有好几摞了!”

  承圣帝说着顿了顿,淡淡望了一眼皇子们的方向,才缓缓道,“你们是不是都觉得大皇子最合适做太子啊?来,今日难得大朝会,既然说到这个话题了,朕也听听你们的想法。有什么就说什么,只管畅所欲言,朕不怪罪你们。”

  立太子这件事说是国事,但说到底,也是圣心裁定,臣子们的想法不过参考而已。

  何况,若当众说的不好,或举推的人不是圣心属意的,又或者将来举推的人不是最后定下的太子,那这前程也就跟着完了。在这种动辄得咎祸从口出的时候,闭口不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承圣帝叫众臣畅所欲言,但除了水溶暗中安排好的几个人出列举推萧胤为太子外,便没有人再开口了。

  没有人主动说,承圣帝也没打算放过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