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卖/身契原在她手里,我也早拿了回来,卖/身契也早烧了,你如今也不是奴籍,回头分了家,我替你一家子将奴籍脱出来,给他们另寻个营生,到时候你便跟着我好好过吧。”
平儿听着这些话,一时心中百感交集,眼眶渐渐红了,抿唇半晌,才说了一句:“我全听二爷安排。”
平儿缓了缓,才又低声道,“只是,二爷所说的分家不知是何意?老太太尚在,纵时常有些病痛,但精神却还好,瞧着还有些年月,二爷如何就说出分家两个字来了呢?这府里长辈还在,断没有分家的道理啊。”
贾琏淡道:“老太太是在,但架不住底下的爷们自己作死。老太太年纪大了,已管不住老爷了,她又不能成天跟在老爷身后督促他,怎么知道老爷在外头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你是个明眼人,不会看不出来,不但老太太抬举二房,就连圣上都对二房另眼相看,他们的宝玉不中用,却还有兰儿。二老爷虽古板些,但总比咱们的老爷好。至于咱们太太就不必说了。二太太纵再不好,也比咱们太太强些。”
“其实若只是咱们大房不得用倒也罢了,亦不至于要闹到分家的地步。如今圣上册封了诸皇子为亲王,朝中暗流汹涌,偏咱们老爷还有宁国府那边的珍大/爷就爱同史家及穆郡王那些人混在一处,成日聚饮高谈阔论,也不知道在谋划些什么。朝廷盯得紧,都察院更是不放松的监察,若将来真闹出什么事情来,老爷折进去了,咱们为了自保,老太太为了自保,岂能不壮士断腕果断分家呢?”
“老爷如今谁的劝也不听,我去劝,放话说见我一次便要打一次,绝不给我说话的机会。这亲父子倒成了见面眼红的仇人。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也只能由他们混着。”
平儿却不似贾琏这么悲观,她反握住贾琏的手,轻声道:“我看老太太不是这么绝情的人。”
“当初二……她出事的时候,老太太拿了体己的银子救她回来,若大老爷真的出事了,老太太纵然无能为力,也不会让人分家的。这分了家,荣国府在外人眼里不就败了么?”
贾琏轻轻摇了摇头:“平儿,你不明白。”
“若是真的出事,分家之事根本由不得老太太做主。林侯爷看中我随他做事,我只要不行差踏错,就能保得住我的前程,可若是老爷出事,我身为人子必然受到牵连。林侯爷有心护佑几分,这唯一的出路便只有分家一途。只有分开了,老爷的事才不至于连累更多的人。其实仔细想想,分开未必就不好。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荣耀我们沾过,这折损也大。倒是分开了,各家各自做主自己负责,倒还自在些。”
贾琏这也不是杞人忧天的话,实是最近看贾赦同宁国府那些人混在一处有感而发。
贾琏这话说的平儿满面愁容,平儿现在不像从前那样跟随主母奶奶当家理事了。李纨那里自有李纨要用的人,她不用平儿,平儿也不跟着往前凑热闹。
平儿就带着巧姐儿关起门来过日子,她只管着自己这个院子里的事情,天天不去/操那些闲心,这日子倒也过得平静。
可贾琏忽将这些事情一股脑的同她说了,平儿便不免有些担忧。
贾琏见平儿愁眉不展,便伸手轻轻抚上她的眉间,又将人揽在怀中道:“平儿,我同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忧心将来,有我在,将来之事你无需担心。我只是想同你说说我的心里话罢了。将来,你会是我的妻子,从前同她在一起,夫妻之间也不曾这般坦诚,以至于闹出这般结果。她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也知你是个讲道理的人,你的性子比她平和,同你把这些说清楚,也是为告诉你,你若有心事不必瞒我,咱们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
平儿做了贾琏数年的通房丫头,两个人之间可以说是很亲密了,但这数年间,她何曾听过贾琏说这样恳切又知心的话呢?
一时心中情潮翻涌,平儿跟着落下泪来。
贾琏耐着性子安抚平儿,待平儿情绪平复下来后,她才终于开口道:“刘姥姥来时,一见了我就哭,说他们那里闭塞消息不通,听人说起才知道她出了事。刘姥姥赶着就来探望。进了府见众人绝口不提她,她也不敢提。还是见了我之后悄悄跟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