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侯爷宠妻日常_作者:沉琴绝酒(255)

  “这背后的人就算不把玉儿的名字传出来,外头知道这些诗作的人,也未必猜不出来。”

  “到时候越发弄得满城风雨,倒比他自己传出来还像样些,真要到了那会儿,玉儿的名声可不就受损了么?好好的姑娘家,作诗原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可被有心人这样传出来,就怕众人的唾沫不干净,在外头乱说啊。”

  且不说未出阁的姑娘家,便是寻常人的名声,也是很重要的。想要建立好名声,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可若是要毁掉一个人的好名声,却是万分容易的事。

  林黛玉从前同荣国府关系紧密,如今贾家出了这样多的事情,她正是该低调与贾家保持距离的事情,若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事情,叫整个都中的人以这种方式知道林黛玉的名字,对她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乔氏只略略深想一番,便觉得此事万分棘手。

  “娘,您不用发愁,”

  林涧微微笑道,“这堵不如疏,我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便是叫人知道这些诗作都是玉儿所做,也没什么,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引导。只要评价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又有何不可呢?”

  林黛玉闻言心弦微微一动,她望向林涧:“三哥,你的意思是?”

  林涧望着林鸿乔氏笑了笑,温柔含笑的目光最后落在林黛玉的面上:“玉儿,这古来便有谢令姜的咏絮之才,有才情的女子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谁说才情品貌出众的女子就该躲在内宅中籍籍无名了此一生呢?”

  “贾宝玉爱惜你的才情,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你的诗作,可他的手段太脏,举动太龌龊亦不得体,尤其是这般背着你将诗作拿出来,令人不齿。似玉儿你这等才情品貌,便是大大方方的将诗作拿出来,叫都中众人看看你的惊世之才,又有何不可呢?”

  “我从前是不愿你沾惹这些俗世之事,万事随你心意便好,可如今,他们偏偏步步紧逼,非要逼出我的这个法子来,那咱们只能先下手为强,把局势扭转过来,叫这场风/波为我们所用了。”

  久未出声的林鸿此时开口道:“小子,你是想先将玉儿是这些诗作的原作者之名散播出去?”

  林涧笑道:“爹,那样做的话就太过刻意了。说不定,会弄巧成拙的。”

  林涧眯着眼一笑,微微翘/起的眼尾勾着,便像是一只荒原上万事俱在掌控之中的猎豹似的,“林公文名在外,去世之时,朝中不少与之交好的大臣都曾写过祭文。礼部不是也在圣上授意下写过祭文么?林公多有文章流传在外,不少学子私下曾将这些文章集结成册,自己独揽欣赏模仿。但也有大臣私下收藏。”

  “我的意思是,不如玉儿将林公所有存世的文章都整理出来,并将林公的作品全部集结成册,其后附上玉儿的诗作文章,父女二人才情一同面世,我去请应先生为这集子做序,交由扬州书坊印出来,当可成就本朝百余年来一段传奇佳话了。”

  “到了那个时候,这集子在清流文坛中必有盛名,又有谁还敢再说玉儿半句不好呢?”

第93章

  扬州书坊是林如海在扬州为巡盐御史时扶持当地的几个破产倒闭的小书坊一起做出来的书坊。

  林如海在扬州时不仅仅只是调查盐务亏空案, 还用扬州书坊印制了许多扬州有名文士的文章集子出来供学子们观看收藏。

  林如海本就是进士出身,又是承圣帝钦点的探花, 林家在姑苏也是久负盛名的家族, 他文名在外, 在扬州的名声比在姑苏和都中的名声都还要好些。

  林涧将林如海和林黛玉的合集放到扬州书坊去印制, 这深意自是要借着林如海在扬州的好名声为林黛玉造势。

  林鸿和乔氏都觉得这个法子极好。

  林涧遂笑望着林黛玉道:“玉儿,早先你便同我讲起,说你正在整理林公的文章,林公在扬州有许多书稿未曾公布出来,皆是私下所作。这回既然要为林公出集子,不如你将一些整理过的,可以拿出来放在集子里的文章挑出来给我,我着人将这些文章同你的诗作一并送到扬州去。”

  “扬州书坊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文章诗作送过去后, 他们连夜赶工, 不出几日就能印出来。先印出来的一部分送入都中, 剩下的一部分留在扬州售与学子们。”

  林涧想的很周全。文章集子不仅要请应天逸做序,还要在扬州当地请一些读过文章集子的学子写一些读后感,这读后感想杂记自然要以夸赞林如海和林黛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