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侯爷宠妻日常_作者:沉琴绝酒(281)

  永成低声应下,目送林涧离去。

  林涧先去了朝房,将手上的黄桐伞放在朝房中,此时朝房里已经没有什么大臣在了,先前他来的时候就没进来,他又是悄悄随永成走的,所以众人都以为他是还没来,此刻遇见他的几个大臣,也是以为林涧这会儿才刚到。

  但鉴于林涧最近在都中那些甚嚣尘上的流言,这几个大臣并没有同他多说话,只是按规矩给他这位新任的都察院副都御史兼太子少傅问了个好,便匆匆往朝殿而去。

  林涧也往朝殿走去,他瞧众臣都避开他的模样,心中忽而觉得好笑。

  他回都中半年,虽被革去皖南军职,但朝中官阶却在步步高升,一开始不过是个都察院的佥都御史,如今成了副都御史不说,还兼任太子少傅衔,按常理,像他得承圣帝看重,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屡屡升迁的年轻官员,本身家世出身都不错,又与太子关系好,原该是得众臣追捧围绕的,再不济也是人缘颇好,绝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避之不及。

  这些人怕与他亲近,一是怕他身上流言太多沾惹是非,二则也是怕给自己树敌,毕竟他从来旗帜鲜明,要对付谁表达的清楚明白,许多不想与四王八公为敌或是喜欢保持中立的大臣便不愿意和他亲近了。

  林涧到了朝殿上时,应天逸已经在他自己的位置上站定了。

  应天逸不比林涧,自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人物。

  应天逸在宫中与林涧避开众人往来一趟,风雨中走一遭,这身上的官服不可避免的就都湿/了大半。

  应天逸又不是未到朝房便请永成在外头等林涧的,他是到了朝房之后,见势头不对,临时起了这个念头,便悄悄出去找了永成,然后在那正修缮的宫室耳房中等着永成带林涧过来。

  便有相熟大臣见应天逸许久未来,结果到了朝殿上却同旁人不同。旁人身上的衣衫都差不多干了,唯有应天逸身上官服都湿/了,又见他这会儿才回来,便关切问他是怎么了。

  应天逸早已想好了说辞,见有人问起,便推说是他身子不舒服,在朝房里闷得慌,去外头透气,后来又肚子疼,便去了净房一回,所以晚了回来还弄/湿/了衣衫。这说辞一出合乎情理,也就没人再说些什么了。

  承圣帝前些时日旧疾发作,身体不大舒服,但经过这十来日的精心调养,又有后妃皇子们还有太医从旁看护,今日出现在朝殿上的承圣帝明显要比之前状态好多了。

  虽因瘦削而还有些病容,但人的精神却还好。

  承圣帝坐在御座上,朝殿很大,上百文武官员站在其中,其实要想完全看清承圣帝的模样,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林涧官阶高,站在前排,他目力好,一眼便瞧见了承圣帝掩在旒冕下的头发多了许多银色的发丝。

  他先前见承圣帝并没有这么多的华发,不过十来日,竟添了这么多。林涧轻轻抿唇,微微垂眼,掩在浓密睫毛下的眸中缓缓淌过几分不忍心。

  但等到承圣帝出声,众臣山呼万岁给承圣帝叩拜时,林涧再抬眸,他的眸中已经恢复了那一如既往的从容与平静。

  除夕之夜,睿王作乱事让朝野上下震惊。为了这件事,衙门虽还在年节中未曾开印,但几个重要衙门仍旧是开门办差了。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衙门的主事人等,还是因着各自的差事往宫中觐见过承圣帝的。但这十来日中,见过承圣帝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为也皆是睿王作乱事件的处置,旁的政事,都是一概不曾上奏的。

  这年节过后的第一个大朝会,承圣帝召见文武百官,便是要处理旁的政事了。

  承圣帝的变化林涧瞧在眼里,旁的有心人自然也都瞧在眼里了。

  原本不过是病容与消瘦罢了,可结合起都中如今沸沸扬扬的流言来看,分明就多了些意味深长的解读。

  有心人皆在心中想着,流言涉及林涧是布局之人,而看如今承圣帝的状态,焉知不是痛惜睿王这个亲生儿子的折损才变得憔悴苍老的呢?

  原本对那些流言只信了七八分的人,在瞧过承圣帝的样子后,倒是信了个十成十了。前头有大臣一本正经的给承圣帝上奏政事,那些心里头转着小念头小心思的人便时不时的偷瞄林涧,他们审视中带着谴责与鄙夷不屑的目光,那叫一个意味深长啊。

  林涧对这些骚/动与注视皆不放在眼中,依旧挺直了脊背,端端正正的立在那里,面色从容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