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准了。”
承圣帝说完后,又坐了片刻,便直接宣布散朝,再不多言,直接站起来便走了。
众臣跪送承圣帝,待承圣帝走后,众臣才纷纷站起来,各自离开朝殿。
承圣帝肯允准林涧公布都察院的完整卷宗,便说明完整卷宗确实能证明林涧的清白,如此一来,都中流言也就不可信了,这个弯在场众人都能转过来,于是,待承圣帝走后,倒是有一些人过来同林涧寒暄说话,一些经过林涧身边的大臣,也不再只是简单的同他打个招呼,而是会多说几句话了。
对于众臣的态度转变,林涧神情淡然,比之方才并没有太多的改变,旁人热情,他也不过是不失礼数应对而已,并不显得如何热络。
待出了朝殿,应天逸从后头赶上来,似是有话要同林涧说,可他才叫住林涧还未开口,却被从后过来的萧煜给拦下了。
“云溪,你同我到东宫署去,我有话要说。”
萧煜冷着脸,林涧却眉目舒展微微含笑:“好。不过,还请太子殿下稍等片刻。”
他请萧煜稍等片刻,也是为了同应天逸说几句话。
林涧同应天逸说话,倒也没有避开萧煜,这会儿朝殿上的大臣们都走/光了,便只剩下他们几个站在殿外的台阶上,身边除了几个站在旁边候着的贴身伺候萧煜的宫侍护卫也就没有旁人了。
林涧朝着应天逸微笑:“先生要同我说什么我心知肚明。我想,太子殿下要同我说的话应与先生是一样的。先生也不必忧虑于心,我做事自有分寸,不会惹出什么乱子来的。先生只管安心出宫回府吧。”
应天逸是真没想到事情会弄成这样。
他给林涧提的建议虽被林涧否定了,但他最后还是希望林涧不要太过于较真,承圣帝还是很看重林涧的,不过眼看着林涧陷于流言蜚语中不得脱身,承圣帝必会为他做主的。
可是,林涧偏偏自己主动闹出这一桩事来,应天逸都看出在林涧说过那一番话后,承圣帝是想要将话头揽过去为林涧做主了,应天逸就不相信林涧这般聪明的人会没看出来。
纵然他也不知大皇子其事内情,但他觉得,将都察院的完整卷宗公示出来并非是一桩好事,他这是心里头存了诸多疑问和话语想要同林涧说道,只可惜他抢了先将林涧拦下来,却没机会同林涧明言。
应天逸闻听林涧的话,下意识地看向萧煜,萧煜对着应天逸颔首为礼,而后对着应天逸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林涧所说为真:“应大人安心出宫回府吧。”
面对应天逸,萧煜面色稍霁。
太子殿下都这样说了,应天逸自然没法久留,他自出宫去了。
林涧便跟着萧煜往东宫署而去。
萧煜虽获准不住在宫中,但他身为太子,有时候还是要助承圣帝理政的。在承圣帝生病需要休养的这一段时日,偏又出了睿王谋逆这样的事情,萧煜便得时常在宫中处理政务见见大臣。
勤政殿是天子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自然不便给太子使用。
承圣帝便下旨,将原先的东宫侧殿先行修缮一番,让萧煜暂且在东宫侧殿落脚,等到开春后重修过东宫,再作为萧煜处理政务的地方。
因萧煜不在东宫起居,这东宫便从此称作东宫署,也就不叫东宫了。
朝会散时,正是骤雨初歇,林涧从朝殿出来,正与外头金灿灿的朝阳打了个照面。
他被灿烂的阳光晃了眼睛,跟着萧煜在宫中走了一会儿,这眼里头金灿灿的光亮才消去了大半。
东宫闲置数年未曾用过,上一任主人还是承圣帝,如今承圣帝都登基三十一年了,这东宫久未大修,不过偶然修整一番,到底还是有些破败陈旧的。
前些日子承圣帝下令修整,内务府接了差事用最快的速度修整一遍,如今瞧在林涧眼中,倒是比他记忆中那个破败的东宫齐整了许多。
萧煜领着林涧回了东宫署,倒不曾立时同他说话,面色还冷着,却吩咐宫侍去取热水和干净衣物来,让林涧先行沐浴更衣,然后又让人去传了早膳过来。
——大朝会一向很早,大臣们怕用早饭耽误朝会时辰,加之朝会又要在朝殿中不知道站多久,大臣们怕用了早饭会在承圣帝面前出丑,这御前失仪不是太大的罪过,可于名声有损,是以约定俗成不用早饭便参与朝会,待朝会散后,再行解决早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