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_作者:山村漠漠(305)

  黛玉也亲自带着丫头们做了许多新侨的花灯,写各样谜语贴在花灯上,凡府内之人,都可来猜,谁猜对了便可讲花灯取走。一时吸引了许多人来猜,倒不为那花灯,不过是玩儿,讨个彩头罢了。外头的小厮听到里面猜灯谜赢花灯玩的十分热闹,都十分羡慕,说若是他们也能玩便好了。

  这话经婆子们口耳相传,不多时便传到小丫头们耳朵里,最后黛玉也知道了,便说:“这有何难?让买办多采买些灯笼,也着上灯谜,挂在二门外让小厮们猜去便是。既是普天同乐的节日,就该周全到所有人才是。”

  周航问黛玉元宵节那日要不要出门赏灯,黛玉摇头。虽说那日女子出门赏灯,不算有违礼法,但她过了年便十二岁了,不再是小孩子,还是不要抛头露面的好。

  周航却道:“那么热闹,为何不去?”

  林黛玉道:“热闹是热闹,那么多人挤在一处,到底不方便。何况越是热闹的场合,曲终人散的时候便越感凄凉,我还是不要去凑那个热闹的好。”

  周航的睫毛垂了下来,洒下一小片的阴影。

  黛玉道:“你喜欢热闹,你可以去呀!”

  “你不去,只我自己去,又有什么意思?”说着他突然一挑眉毛,道:“有了!”

  黛玉看向眉飞色舞的眼睛,疑惑他又想到了什么,问:“什么有了?”

  第94章

  周航想到一个主意, 元夜那日, 黛玉可女扮男装出门赏灯, 便没有什么忌讳了。主意是好主意,但林如海怕是不会同意女儿盼头露面,即使是许多年轻女孩儿都会出门赏灯的元宵节。黛玉不想忤逆父亲, 所以并不打算实施。

  翌日,郑莉华过府,也说起元宵灯会之事, 邀黛玉一起去观灯。

  黛玉仍说不去。

  郑莉华道:“这可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姐姐为何不去呢?我听说,元夜那天,京城个个街道均是张灯结彩, 还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打太平鼓的, 老老少少都出去看灯,正阳门门楼上堆起灯山,比一间屋子还高呢。届时圣驾亦会降临,百姓们得以瞻仰天颜,这可是平常没有的机会。听说每年都是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呢。姐姐你一个人外家带着也无趣, 不如就去瞧瞧热闹,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是你想瞻仰天颜吧?”黛玉笑道。

  “又被姐姐看穿了。”郑莉华吐吐舌头,拉着黛玉的手, 摇晃道,“姐姐也去嘛。”

  黛玉被她缠不过, 只说考虑考虑,心下并未当回事,想着那天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便是。郑莉华却只当黛玉说考虑,便是同意了,心下欢喜,脸上带笑,转而去拉慧儿的手,问有没有好吃的点心,央其拿些来,她饿了。

  郑莉华吃饱喝足,便坐不住,可巧太阳不错,黛玉命人在院子里备了桌椅坐褥,拉她出来晒太阳说闲话。紫鹃带着慧儿、雪雁并两个小丫头摆上茶水、点心、果品。因快到正午的十分,台上正是一日中最烈的时候,晒在身上暖融融的。黛玉除了外面的披风,手炉也不拿,在椅子上坐着抓了一把盐焗的南瓜子在手里,慢慢的磕着,一边听郑莉华说她前些日子虽母亲四处去吃年酒遇到的一些稀罕事儿。

  院子里有几株梅花,开的正盛,氤氲出满园的馨香。

  两三个小丫头正折梅花枝子,还有几个小丫头在廊檐下喂鹦鹉、画眉等鸟雀儿。一时,小夏笑嘻嘻的走来,拿着好几枝梅枝子给黛玉看,问:“姑娘,你瞧这几枝开的还好么,用那只细口的白瓷瓶插如何?”

  黛玉打量小夏一眼,暗道这孩子变化好大。她有半年多没有仔细看过小夏了,印象中小夏是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人比同龄的孩子小很多,脸也是蜡黄,并无红润的气色。不想,一段时间没注意,这小丫头抽条后越发齐整,不再似先前的面黄肌瘦,倒白润起来,眉眼瞧着也精致不少。可见,她在林府过得还不错。

  她今儿穿一件红绫小袄,下面是淡绿色的裙子。这两衣裳往日没见小夏穿过,想来是过年时新做的。每逢年节,林府上上下下的丫头们都要做新衣裳,小丫头两身,有些体面的丫头三身、四身不等。跟在林黛玉7身边的丫头与别的又不同些,因为常跟着姑娘出门,不能丢了家里的体面,比普通的丫头又多出一身,料子也好些。

  小夏身上的这一袄一群,单看都是极好的,只是红配绿的搭配,未免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