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也在说官员冗杂,该整治整治的话,周航走进去,殿里只有皇帝和林如海二人。李昭命周航坐下,也一块听听议议。周航听了半天,一直再说这件事实施起来的难度,其中的难点,便是太上皇和那些老臣们的态度。太上皇虽然退位了,但对朝政,并未完全放手。朝廷的重要职位,还把持在太上皇信任的老臣手里。
别的不说,但说内阁,一共六个人,全是太上皇的人。林如海还不是正式的阁臣,只是可以参与议政听政,因此不能算是阁臣。
那些阁臣年纪都在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思想老朽跟不上形式不说,还总是倚老卖老。一说议事,开口便是太上皇的时候是怎样怎样,如今不能破了那时的先例。
李昭也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既然让他当了这个皇帝,不说赶上古代的明君,起码也要有所见树方可。这些子老臣在前面挡着,他便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周航听了许久,也在心里盘算了许久,最后林如海和李昭都停下不说了,周航才开口:“父皇,若想解决这件事也不难。”
李昭道:“你说说,该如何解决才好?”
周航道:“如今新朝最大的问题便是那些老臣的守旧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若想国家更加稳定,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必须解决冗官问题,要将衙门机构细化,分工明确化。尤其是县令这一级别,他们被称为百姓的父母官朝廷的任何政令最终都要通过他们传达下去,并落到实处。所以,县令的选拔一定要严格,务必要廉洁,只有有了廉洁而非贪婪克扣敛财的县官,百姓才能真正体会到父皇的爱民之心,才会真正的用户朝廷。”
李昭点点头,道:“说的不错,接着说。”
周航抿了口茶,急需道:“所以要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啊!我听说,今年官吏考核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说到这,周航拱拱手,“儿臣觉得,贞元元年,为了百姓安康,朝廷应加大考核力度,将那些朝廷中的蛀虫都剔除出去。”
李昭眯了眯眼,道:“你是说……在官员考核上下下文章?”
周航道:“正是。”
林如海蹙眉半晌,突然拍手道:“陛下,太子殿下这主意不错。”他抿了抿唇,“所有官员,从九品的小官到一品的阁老,都要纳入考核的范围。这样,一品、二品、三品的由圣上亲自考核,三品以下的交由吏部考核……”
第99章
李昭也觉得周航出的这个考核官员的主意不错。官员最在意的是什么?自然是升迁之路啊!他们最怕的是什么, 自然是有人堵了他们的升迁之路。
而且一旦掌握官员的升迁考核, 便可趁机将那些尸位素餐的蛀虫清除, 自己改良朝政的举措实行起来也方便许多。此次考核的目的便是将那些平庸无能尸位素餐的蛀虫清除出去。
但平庸无能的人往往并不觉得自己平庸无能,相反,他们还自以为是治国的能臣。这些人不会甘心被裁撤掉, 必然会有种种的反抗。
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那些太上皇曾经重用过的老臣。
闹倒不怕特他们闹,毕竟朝廷养着那么多官员也不全是吃干饭的,总有办法整治他们。但是, 就怕这些老臣去太上皇那里抱怨,一则扰的太上皇不得清净,二则太上皇如今虽不管事,余威尚存, 朝内朝外也都要给太上皇几分面子。若是太上皇真起了心思袒护这些老臣, 别说那些负责考核的吏部官员,便是他这个皇帝也无计可施。
毕竟,天朝以孝治天下,若是公然对太上皇有所忤逆,必然遭人诟病,于名声有碍。
一个私德有失的皇帝, 如何能让天下人爱戴、信服?
周航见李昭听后先是一喜, 继而敛眉沉思,略一思索, 心下已经明白他因何忧虑。林如海宦海沉浮多年,自然也不会猜不透。但猜透了又能怎么样?他跟周航可不一样, 人家那是亲父子,自然可以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相逢一笑泯恩仇嚒。他一个外臣,不好对皇家之事置喙,自然是什么都不说的好,不然说错了还是说对了都不好。
周航看了林如海一眼,抿了抿唇,开口道:“父皇可是担心老臣到太上皇那里聒噪?”
李昭点点头,叹口气,沉声道:“太上皇的情绪,不得不考虑啊!”
周航道:“父皇不用担心,儿臣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见不到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