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_作者:山村漠漠(390)

  不管众人如何推测,元宵节的各项准备仍是循序渐进的进行。

  初十那天,皇帝正是下了圣旨,说十五元夜之日,会携太子降临正阳门赏灯。

  五天的时间,可以说是飞快的。今年的元宵节仍是十分热闹,各权贵之家仍是早早的圈地扯帷幕,等待圣驾降临。林家没有圈地,更没有扯帷幕,周航直到十四那天仍未进化完成,黛玉当天根本就没打算去看什么灯会。

  黛玉开始有些担心了,皇帝已经下了圣旨,说会携太子降临。当天夜里若是只有皇帝而没有太子,岂不是失信于民?

  为君者,最忌失信于民。

  当晚,黛玉虽未外出,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情况。

  听到鱼丸说皇帝身边有个太子,黛玉甚是惊讶,再三确认,问:“真是太子吗,跟航哥哥长的一样?”

  鱼丸说他钻进人群细看了,确实跟周航长的像个八*九分,若非十分亲近之人,定然认不出来。

  周航看着黛玉疑惑的样子,解释道:“应该是易容。”

  “易容?”黛玉歪了歪头。

  “就是通过某些手段,将一个人的容貌暂时改变,变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周航边说边还用手比划着,“暗卫里就有易容的高手。”

  “我明白了。”黛玉点点头。

  这一夜鱼丸特别忙,不停的穿梭于灯会和林府之间,给林黛玉、周航报告最新的消息。圣驾走到哪里了,在哪里落的轿,什么时候开始登的楼等等。

  鱼丸还说圣上身边跟了两个美貌的宫女,其中一个便是贾元春。

  这倒让黛玉稍稍的讶异了一下。

  元春伺候太后已经一年多了,这次出现在皇帝身边,不知是何原因。

  贾母、王氏等人听说这事倒是喜出望外,她们家的帷幕处在外围,也就凑个热闹,根本就瞻仰不到圣颜。为了能就近看清楚元春是不是在皇帝身边,贾母甚至不惜跟百姓们挤在一处,伸着脖子往门楼上看。她年纪大了,有些老眼昏花,看了半天什么都没有看到,只好退出来让丫头们去看。

  鸳鸯从人群里挤出来,满头满脸的喊,贾母焦急的问:“看到了么,元春可在上面?”

  鸳鸯道:“看到了看到了,恭喜老太太,咱们大小姐确实在圣上身边站着呢。”

  贾母喜的老泪纵横,口内念佛不止。

  第124章

  这年的元宵之夜对贾母和贾家二房来说, 非同一般。他们似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盼了那么多年, 元春终于入了皇帝的眼了,以后就有盼头了。

  回去后二房便请了一个戏班,热热闹闹的唱了三天,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办什么喜事呢。

  据说有几个府门不知情,还特意派人来问是有什么喜事,他们好准备贺仪的。后来听说是因为他们大姑娘的事,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热闹上了,多有在背后笑的。暗道,这贾府还自诩为百年世家呢, 没想到眼皮子如此之浅, 这是多盼着攀龙附凤啊!

  派去荣国的使臣已经归来。

  若如所料一样,物资一运到各部落,还没分发下去,便有定阳大帝派来的亲卫前来讨要。几个小部落酋长虽然百般不愿,却也不得不将大部分的物资交了出去。

  如今各部酋长对定阳大帝均是表面恭敬,内心怨恨, 有些已经私下里向朝廷使者表露出归顺之意。

  至此, 天时地利人和俱已齐备,开战的时机到了。

  基本的策略是联络小的, 打击大的,也就是联络被定阳大帝欺凌的小部落和小王国, 组成联盟,一起想定阳大帝率领的荣国主力发动攻击。为了一劳永逸,李昭特地请已经隐退多年的老将军坐镇,任命其为征北大元帅,谢安雄为左先锋,驻守在西北边界的将军郑宇为右先锋,肖晨宇为虎贲校尉,发了檄文,正式北征荣国。

  周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捶胸顿足了一番。可惜了他一只以来的英雄梦,却碍于身体条件不能实现。你说这什么成年礼也是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跟荣国开战的前夕。害他不能骑千里马,执三尺剑,去战场上历练一番,可惜啊可惜!

  不过再可惜也没有用,二月初六,正是万物萌芽、百花盛开的时候,三军开拔了。

  周航跑到城楼上,眼睁睁的看着大军走了,回来整个人都忧郁起来。

  慧儿端来一盘清蒸的长江鮰鱼,老远便闻见清香的鱼香味,搁到往日,周航早跳下来跃跃欲试了,今天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趴在桌子上缩成小小的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