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嗤的一笑:“一个妾而已,难道齐国公还真能将他当岳丈待?”
“以那姑娘的手段,不一定呢,宠妾灭妻的事也不是没有。”
“便真是如此,一个比他还大的女婿,也不知羞耻么?”
闲言碎语,一个月后还未消散,提到贾府二房,人人嗤之以鼻,比提起茅厕里的蛆虫还不如。
又一个月,大理寺公开审案,允百姓观看,黛玉和周航挤在人堆里,等升堂的功夫,还听人们议论贾探春做的败坏妇德的事。
黛玉眉尖紧皱,眸子深邃如深渊。
这些人议论探春也便罢了,怎么连她也攀扯上了?
周航第一时间察觉到黛玉的不快,传音道:“别跟这些无知之人一般见识,我帮你教训他们!”
黛玉看了周航一眼,见他愤愤的。他这样,自然是为了自己,心里一软,旁的也就不在乎了。她传音:“罢了,也没说什么难听的,不过说我跟贾府的这层亲戚关系罢了,原也是事实。”
周航:“总有那么一批闲人,以嚼舌根子取乐,却不知他们才是可怜人,你不放心心上便好。”
黛玉一勾不唇:“我没那个功夫。”
周航还要说什么,黛玉指指前面,意思该升堂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好倒霉,先是烫伤手指没法码字(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两个起泡),然后又一系列烦心事……
第233章
从大理寺公堂出来, 黛玉、周航便去了一个叫“高升”的茶楼 。因名称寓意好, 茶楼很受科考士子的欢迎, 一楼大厅聚集了很多穿儒衫的读书人,正自品茶论诗。
小二引黛玉、周航上了二楼雅间,殷勤的擦干净桌子, 问吃什么茶。
周航一瞅黛玉:“想吃什么茶?”
黛玉理了理身上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蹙眉,略有几分苦恼的道:“我一时想不起来, 你做主罢。”
周航便回头吩咐小二:“两碗君山银针,再挑好的点心、果品几样,用攒盒攒了送来。”言毕,将一块五两重的银锭子拍在桌子上。
小二的眼睛里便放出光来, 忙伸手取过袖了, 谄笑道:“二位公子稍候,这就送来。”于是小跑着迈着轻快的脚步躬身退下。
黛玉便将方才在街上买的一个黄杨木的梳子拿在手里把玩,一面说:“没想到大理寺卿竟如此年轻儒雅,瞧着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样子,就做到这样的高位。之前的大理寺卿上次小夏出事的时候见过,总也有四五十岁罢。”
周航道:“你说的那位已升了礼部侍郎。新任大理寺卿少有神童之称, 二十岁便中了探花, 留任翰林院。后又外放,历任知府、知州、参政、按察使, 年纪虽小,资历不浅。且他为官政绩显著, 常常造福一方,如今二十九岁升大理寺卿,倒也在情理之中。”
黛玉将梳子一头抵在桌子上,一头按于指尖,转了一圈,道:“这么说,他倒是个出色之人了。”
周航笑道:“应该说是少部分既有天分又很努力之人,自然也算的上出色。”他挑眉,“怎么,你对他有兴趣?”
黛玉瞪他一眼:“不过是瞧他头脑清晰断案明决,白问几句罢了,你做什么说这样的话!”
她将梳子握与手中,紧紧攥着,指尖略略发白,显然是有些动气,周航方自有些懊悔,不该在一个从小受礼教教导的姑娘家面前说什么你对一个男人感兴趣的话,虽然自己觉得没什么,但总是不合时宜。
他拍拍黛玉的手,将梳子取出,抿了抿唇,道:“原是我说话冒失,你一向气量宽宏,别放在心上好不好?气多伤身。”
“谁生气了?我才没有你想的那样小气。”黛玉说着便向周航要被他拿走的梳子,“给我!”
周航将手往后一撤,黛玉扑了个空儿,没抢到,气呼呼的瞪着眼。周航笑着看她:“不过是个黄杨木的梳子,什么好东西,你还真当宝了?”
黛玉也笑了:“虽只是十文铜钱买的,但我瞧着喜欢,觉得比那些象牙、檀木、玉石等绚丽华彩的都好。”
周航把梳子递给黛玉,道:“黄杨木虽不值钱,但那卖梳子老婆婆的手工很好。虽只是十文钱的木梳,也打磨的根根光滑。我已仔细看过了,一根毛刺都没有,不会伤了头皮,你喜欢用着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