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听越觉好笑,原来孙翔的中二期并不是来得晚,而是持续时间特别长。她看到我偷笑,立马柳眉倒竖,一副“冒犯男神者杀无赦”的模样。
“你是不是觉得我在夸张?我可以摸着良心告诉你,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我摇头:“我没有不相信。我不过是有点吃醋。”
她一听,怒气就像被扎了个洞的小皮球,片刻之间泄得一干二净。她捶了我一下,问:“孙翔跟你哥哥关系这么好,你以前见过他吗?”
“何止见过,熟得都快成了一家人。”
“那太好了!能帮我要他的签名吗?”她兴奋地盯着我,目光炯炯。
“……等有机会吧,总会见到的。”
只是这个机会,还要等多久?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机会被推到了我们面前,被意料之外的人,用从未想过的方式。
有一天我加班加到很晚,就到对街的拉面馆吃宵夜。刚点了单便见进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还颇为眼熟。
对方显然也看到了我。
“周……周队?”
我默默拿出手机照了照,眼镜没摘,头发也没散,就这样还能认错?
他大概终于想起周泽楷还有一个弟弟,反应过来后一秒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周先生!我认错了!”
我摆手示意没事。
“我叫周泽煜,虚长你几岁,叫我名字或煜哥都行。”叫个周先生,总有种呼唤我家家主的既视感。
“呃……周泽煜先生……”那小孩支吾半天,选了个更正式的称呼……好吧,称呼神马都是浮云。
“你叫杨臻对吧?好久不见,听说你已经是队长了?”
“是副队。”那孩子一板一眼地说,推了推他身边那个瘦高的青年,“他才是队长。你上次没见到他,他刚好回家。他是我的搭档,可厉害了!”
那青年冲我点点头,礼貌地说了声:“周哥好。”
这称呼,不过分亲昵也不会太疏离,尺度把握得刚刚好。看来孙翔的后继者跟他还真不是一个型号的。
“这么说,你们是新的‘双一’咯?”我笑着打趣他。
“……他不是玩战法的,一叶之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少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再说,我也没有周队那样的场控能力,他和翔哥那样的配合,我打不出来。”
我刚想出声,便见青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双一’是无法复制的,但我们也没打算复制,我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把前辈们留下的荣耀延续下去。”
……
我忽然有点理解《荣耀》的迷人之处,它就像是一个不会老去的梦想,吸引一批批年轻人孜孜不倦地追求,没有刻意的模仿和迎合,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不断探索和超越的精神,就像火种,代代传承。
我们拼桌吃完了宵夜,聊得颇为愉快。临别时,杨臻想起一件事:“周队退役以后,还是有粉丝给他寄礼物,我们都给整理到一块儿了。他答应过有时间回来取,可也一直没见着人……周哥你开车了吗?方便捎带一下吗?”
我想了想以前孙翔运猫粮的阵势,问了一句:“有多少?”
“不多,就两个箱子。”
东西体积是不大,可抱起来死沉死沉的,我一路上无数次产生开箱验货的冲动,这该不会又是一堆猫罐头吧!?
幸好不是,是一堆纪念章和三本厚厚的纪念册,封面用彩色艺术字印着“周泽楷.十一年”,翻开内页,竟然还有目录,列着个人资料、采访记录、照片集锦……第一张照片还是他出道时拍的,理了个瓜瓢头,脸上的表情比现在更呆。艾玛简直是黑历史!我一边看一边拍腿狂笑。周太太被我吓了一跳,放下手里的毛衣针也过来凑热闹。
“什么东西这么好笑?”
我把相册往她手里一塞,继续抱着肚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周太太一看也乐了,招呼看电视的周先生过来加入众乐乐。
粉丝们真是花了不少心思,那堆照片不仅有比赛留影、杂志硬照,视频截图……还有一部分是街拍,分门别类,按照年份整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