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细细打量果郡王,随意道,“朕早就习惯你在宴席上迟到早退,当初你执意要去盛京,如今人都添了几分憔悴。”
“到了盛京不幸染了风寒,病了十几日,倒不是什么风尘之故。”
“怎么没有人告知真,身边跟着的人都是做什么的。”
果郡王摆手不让身后的小厮告罪,“是臣弟不让他们说的。都是小病而已,如今都好了。”
雍正没有追究,“你是缺个照顾你起居的人了,如今可有中意的人了?”
果郡王淡淡道,“如果有中意的人的话,臣弟也不会独自前来了。也许臣弟毕生所求都只是,庄生晓梦罢了。”
还是皇后道,“其实允禧啊也长大很多了,也该找个福晋好好静静心了。”
被点名的允禧,乃是排行十九的另一闲散王爷,允禧起身道,“皇嫂笑话,臣弟和十七个心思一样,必要求一位心爱之人才好。”
允禧和允礼相视一笑。
“你看,大的不好教坏小的。允禧都不敢娶妻了。”皇后严肃道。
“大清只要有皇兄枝繁叶茂就好了。”果郡王这么一说,果然逗得皇帝乐呵一笑。果郡王见皇帝笑了,他与允禧俱是一笑,“臣弟们也好偷偷闲了。”
果郡王刚要坐下,又想起什么,朝孙妙青道,“慕嫔娘娘安好,还未向慕嫔娘娘道喜,又为皇兄即将诞下皇嗣。”
孙妙青原是不注意果郡王的,可果郡王提起她,她便只好起身一礼,“多谢王爷。”
孙妙青坐下,不想看到果郡王看向甄嬛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虽只有一刹那,但她认得出,果郡王看她和看甄嬛的神色十分不同,那种神色让她觉得熟悉,可她一时又记不得在哪看到过这种神色。
“熹嫔娘娘安好。”
甄嬛起身,也是一礼,“王爷同安。”
“娘娘即将临盆,身体可还康泰。”
甄嬛半垂着眼帘不看果郡王,“劳王爷挂心,一切都好。”
甄嬛坐下,身旁是内务府新分到甄嬛永寿宫的掌事宫女,崔锦绣。锦绣见甄嬛面色不好,道,“皇上,娘娘该去喝安胎药了。”
雍正立刻道,“你赶紧去。”
甄嬛顺从道,“臣妾去去就来。”说罢便走了。
雍正举杯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座的各位纷纷举杯回敬皇帝。
又谈笑了两句,果郡王嫌闷得慌,找了个托词要出去逛逛,皇帝习以为常,便准了。孙妙青认真想着果郡王方才的神色,突然灵光一现,神色凝重了起来,假意碰翻了一点汤水,以更衣之名出去了。
“娘娘,这不是更衣的去处啊。”
孙妙青看着远处就要消失的影子,对侍书道,“本宫要宫里那件水色外衫。本宫就在这等着你回来。”
侍书明白娘娘是要支开她,便安静去了储秀宫拿衣服。
孙妙青虽学了些武,只这一耽搁,没走几步便跟丢了前面果郡王的影子。正想着是否要回去,只见一侧的圆洞门闪过一个穿着绿色绣有合欢花的影子,倒和果郡王去向相同,便又悄然跟了上去。不多时,那抹绿色影子远远停在了一处,贴在墙上状若听着隔墙的什么声音。
孙妙青见状,慢慢挪到隔墙的另一侧的圆洞门处。
“这是槿汐的妹妹,锦绣。”
不知发生了什么,一阵脚步声走远。
“你还好吗。”是果郡王的声音。
甄嬛的声音从容响起,“方才席间已经说过,本宫一切都安好。”
“方才是方才,现在是现在。”只听一个脚步声往前走了两步,“我在盛京逗留数月,如今回京,只想听娘娘真心说自己安好才能放心。”
“王爷若关心太多本宫是否安好,王爷自身就无法安好,实在不必劳心过多。”
“不要走!”
“放手,放手。”甄嬛微不可听地道,语气里甚至没有反抗的推辞。
“我总觉得你的日子过得不舒心,即便听闻永寿宫焕然如金屋。”
“无论住的是金屋还是茅屋,都是本宫自愿的,能不能舒心且看自己,无关他人。”
“即便是宁贵人,当日虽然身份卑微,可也比如今自由自在多了,何况是你。”
“……”
“王爷,不要再为不值得的人伤心了。”
孙妙青使劲掐住自己的手,才不让自己惊呼出来,果郡王和甄嬛的话透露出他二人必是有私情。甄嬛怎么敢?她怎么敢这么对皇上!皇上这么疼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