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好有些不解地看过去,就对方深邃的眼中似有浓浓情绪,看不清楚分不明白。她的直觉告诉她,如果知道就走不了了。
所以,她只能笑。
温柔的笑,亲近的笑,令人生不出防备的笑,令人不忍心拒绝的笑。
李怡将她的笑容看在眼里,有心想要珍藏起来,又怕时光无情会在某一日抹去。
他知道,她这一去可能不会回宫。
“世人羡慕宫中荣华富贵,想着奢侈糜烂纸醉金迷的生活,可也有人无心与此,虽是品德高洁不慕虚荣,朕却是实在有些难受。”
曾经那些先帝宫妃,为荣华富贵。
被他诛杀的马元贽及余孽,为权势谋划结党。
可眼前这个女子,她愿意抛下一切去寻找她的心上人。即便对方生死下落不明,也想要着出宫去找他。
她聪慧机敏,恐怕也早已看穿他心中所思,却固执地不拆穿。
因为不爱离开,因为爱去寻找。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皇上,请您以后多多保重,您始终是三好心中最敬重的人,望您胸怀天下黎民,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明君。”说完,刘三好低身行了一个礼,“皇上,请您多多保重。”
李怡看着她,那双眼里有着不舍,却无半分私情。
他叹息一声,应了一个字。
“好。”
他希望三好能欢喜。
纵容这份欢喜需要她离去,但他更不愿意看见对方黯然神伤。
李怡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的德庆宫,他留给三好一个君子兼好友的形象。留给自己心里的却是一团乱糟糟。
天上有星星,几颗。
李怡自己去了龟冢,还带着一包糖莲子。
昏黄的灯光在他脸侧留下阴影,四周静悄悄无人影。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斑驳的影子在他周围摇动着。
沉默片刻,他坐到一旁石阶上。
神思不属的他拿出一颗糖莲子,遥望远方灯火通明,心中难以安宁下来。
终究是不舍。
曾经他喜欢那苦中之甜,现在却觉得甜太少苦太多。
纵容李怡日后无数次的后悔,此时此刻,他是心甘情愿的放手。
第33章 假死 离去
九月十三,天阴,德妃入寺祈福。
自清晨而起的浓浓白雾,将巍峨青秀的山峰遮掩大半,一条溪流自上而下潺潺流动,弯弯折折绕住山脚。山中林木翠绿,不见萧瑟凄凉景象,道路两旁秋草被雾水打湿,上面偶尔还有几颗剔透的水珠。
载着帝妃的车架于上午入山,护送的宫人侍卫严阵以待,浩浩荡荡的车马队伍驶向半山腰。坐在里面的人神色淡淡,一言不发,也不曾挑开帘子去看外边。
她蹙着眉闭目沉思,微翘的睫毛不曾颤动,气质温柔。
咸福寺历经两百年风雨屹立不倒,曾出现山顶佛光之说,兼之寺庙内僧人平日施粥布药,在周围百姓中信誉极好。近几日名声忽传到宫中,不知何故多了能保佑女子生男的传闻,据闻去祈福过的孕妇都生了男孩。
按理说贤妃的月份浅,倒是可能来求佛祖保佑。
然而出来的却是不移走动的德妃,侍卫宫人心中不知其所以然,心中不解面上不露半分。他们注意着四周可能有的危险,挡路的石头都是移开再往前走,幸运的是一路上平平安安。
咸福寺里好几十个和尚,眼见来的人身份不凡倒也有几分好奇。
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莽撞,只是匆匆看了几眼就离去。
咸福寺内景色宜人,不同宫中的华丽富贵,却透着大气自然。盘根错节的庭中大树,墨绿树身笔直,垂下无数大小粗细不尽相同的根须,上面还系着不同的红色绸缎,用墨水写着不同的字。
“贵人,这是之前来祈福的女施主所系,她们觉得此树有灵,希冀能达成所愿。”老主持声音里满是慈悲。
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贵人被那话吸引住。
掩盖在平静外表下的些许不舍淡去,她柔柔的目光看着那高大挺拔的巨树,似乎想到什么。
动作间,她头上步摇作响,声音悦耳动听。
“劳烦主持可否给我笔墨与红绸?”她忽的开口。
主持自然不会拒绝,好在因着之前要写心愿挂在树上的女子多,他们就准备不少的红绸子。时常练武锻炼的僧人很快拿来,侍卫也搬来一张木桌。
她下笔,字迹工整清秀。
似玉若冰心中念,愿得时常种屋前。
旁人看在眼里不明所以,原本觉得德妃娘娘是来求子的宫女看她,那神色镇定的样子不像是有什么特别的,倒像是写想种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