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良缘_作者:梦里梧桐(121)

2019-02-25 梦里梧桐

  老太妃心中难过,勉强安慰水溶道:“我眼看着你长大,并没有行差步错,你是个温厚的孩子,不比那起子败家的子弟,是我家的劫数到了,万岁爷立意要削藩,我家除了伸脖子等着挨刀,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水溶这才呜呜咽咽地站起来,老太妃勉强咽口唾沫,继续说道:“如今不是哭的时候,得趁着你还没有上路,先把家里的事体安排妥当。”众人渐渐安静下来,都看着老太妃。老太妃继续说道:“库里的财物是全抄走了,好处是太后还顾念着与我少年时闺中的情谊,我的屋里没有动,还有些银子古董之类,如今全拿出来,打发王爷上路,安置余下人等。”

  老太妃便命身边的随侍嬷嬷搬来一箱箱的金银细软,全都一份份分派停当了的。老太妃便一样样发落:“这五千两银票,是给王爷带着上路的,西边大漠寒烟,人生地不熟的……穷家富路,总是要打点的,这个断少不得。”然后便问跟随北静王去西边军前的人选,几个常年跟随北静王的下人站出来,老太妃很欣慰,又说还需有个女眷跟着才好,那王妃便挣扎着要起来说话,老太妃摇了摇头说道:“虽说你们是结发夫妻,只是你的身子骨,自顾尚且不暇,跟随着王爷不是给他添累赘吗?不如你还是回娘家去,如今看来皇帝是放过了王爷,可是圣意难测,万一将来翻脸,不能让人给连锅端了——小世子你也带去,总是保住水家的一条血脉才好。”王妃呜呜地哭着答应了。

  老太妃又说道:“王妃的娘亲是当朝长公主,皇帝无论如何是不会动王妃这边的,所以伺候王妃的人都跟过去。”说着,又指着最大的几个箱子对王妃说道:“这些你都拿过去,借公主府的房子住,是为了保平安,日用开支就自己出钱吧,这才是常住之法。两个郡主虽然不是你生的,你也一起带过去,看顾好了这三个孩子,我就是到了阴间都是感谢你的。”说道伤感处,难免又是一场大哭。

  哭了一会儿,老太妃抹抹眼泪,继续说道:“伺候我的人,暂时也跟我住到庙里去,有不愿意去的,便给几两银子安置,自谋生计去。所有的太监都是没有去处的,最是可怜,全都住到家庙周围的祭田去,总有一碗素斋吃,念念佛,修修来世。只是王爷的人,除了跟着去的,余下的怎么说呢?”

  水溶便上前叩头,说道:“跟着我的人,我平日里并没有空过他们,大多在外面都是有些经营的,所以遣散了也都各自有营生,不太窘迫。只是这几个人……”他苦痛地看了看哭成一团的几个女人,探春便先越众向前,到太妃面前跪下说道:“老祖宗方才问起伺候王爷去西边军营的人选,老祖宗是怎么想的呢?”

  老太妃说道:“这个自然是要各人情愿才好,否则那样的苦,又远离家乡父母,不是寻常女人能受得住的。”探春便说道:“我愿意跟随王爷去边关,随身伺候,终生不渝。”老太妃含泪拉了探春起来,说道:“好孩子,我当初果然是没有看错人,有你跟去,我便放心,我可把他交给你了。”探春也不哭泣,也不悲伤,只凝重地给太妃磕头,又过去给王妃磕头,王妃哭得发昏,半歪在躺椅上,手上的帕子捂着嘴,眼看着又泛出血色来。

  当晚便是食尽鸟投林,偌大的王府便空了大半,拿到遣散费的家人仆妇陆续离开,去投亲靠友,暂且安顿,老太妃便收拾一下,水溶亲自送去家庙,另有一番嘱托不提。第二日王妃一个人带着子女回了娘家,几个妾室有愿意留下来的,都暂且跟着王妃,有愿意离开的,也都打发了银两。水溶因为罪臣的身份,不敢相送,夫妻俩在府门前洒泪而别。当天下午,锦衣府的人就来催促水溶就道,探春竟连回贾府拜别父母的机会都没有,水溶万分抱歉,探春却道:“我自从嫁给你,便是你的人了,自然以你为重。”坦然随水溶上路,只写了一封书信给父母长辈辞行。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喜欢此文的亲们的鼓励。

  第五十七回 奇人奇事侠肝义胆

  得知探春远行的消息, 别人还犹可,只赵姨娘哭得泪人一般, 巴望着能再见女儿一面。然而贾政谨小慎微, 听说北静王被撤职发配的消息,竟不闻不问, 只恐被沾带了, 别说探望,就连口信也没有一个。直到水溶与探春上路后, 辞行的书信到了,才瞻前顾后地写了信去, 也不过是嘱咐:诚心悔过, 悉心效力军前, 勿负圣上隆恩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