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见了这块汗巾子,便把当年宝玉给自己的那块松花汗巾子拿出来给袭人看,那是他一直珍藏密敛从不示人的,袭人认出正是自己那块,蒋玉菡才信姻缘前定,喜不自胜,更加柔情蜜意,袭人无可奈何,只得认命。
却说袭人被遣嫁这件事,是贾母一手指派,王夫人和宝钗等人都一丝消息未闻,知道后都俱个惊讶。然而若就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也很是不妥,所以过了两日,王夫人看贾母高兴,便随口问问,贾母却告诉她,自己是心疼袭人年轻,不忍她就此蹉跎,又知道与她商量,终是不成,便硬打发出去了,她服侍了这十几年,也该让她得个好结果。王夫人才放心,也只说老太太办事妥帖,并不敢再替袭人说什么了。
宝钗知道此事后,心中伤感,过了些日子,看看进了腊月门,便让麝月带了些东西去看袭人。麝月去了一日,回来闷闷不乐,对宝钗说道:“袭人面上看着还好,一大家子人都称呼她奶奶,吃穿用度与咱们家如今也不差什么,只是处处透着别扭。我隔着窗儿也见了她女婿,一个大男人,却穿红着绿,走路妖妖佻佻,挽着兰花指,说话生怕吓着人……瞅着……”
宝钗便明白了,道:“他原是个唱旦角的,这样的做派可能也是习惯,戏台上总是这样,出了戏也改不了。袭人可说了什么》”麝月想了想,说道:“袭人姐姐倒也没有抱怨,她看着瘦了些,人没有精神,只说她女婿对她还好,就是总打听咱们宝二爷……”
宝钗奇道:“打听二爷什么?”麝月吞吞吐吐说道:“问二爷平日爱吃什么,爱穿什么,做什么消遣……然后就自家里学起来……”旁边伺候的莺儿便冷笑道:“没有告诉他,二爷如今最爱看佛经吗?”麝月道:“怎么没说?他家里如今正经建了个佛堂,据说日日念经打坐呢……”
宝钗还未听完,心中已经腻烦了,便说道:“你下去歇歇吧。”麝月便低头退了出去。这里宝钗叹息不已。然而她心思通透,知道袭人必定是犯了老太太的忌讳,这样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却说进了腊月,家家开始忙年,贾母身上也好了,黛玉便依旧回了林府。这一日,京里四家店铺的掌柜过来算一年的总账,兼送年庆,黛玉便让他们到林府的暖阁外面,自己隔着帘子听他们说话。
这四个掌柜的都是林婶娘手底下使出来的,多年考察,最是勤恳老实。林婶娘的用人原则就是宁可笨些,也要忠心。黛玉管理起来便很是省心,何况她本是个聪明人,虽然从前未曾管过家,账目过手依旧清清楚楚,谈笑间便知道其中的猫腻。所以林婶娘如今虽不管事了,黛玉看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几件事过手,那几个掌柜便发现,其精细处并不亚于林婶娘,只不过是在小利上不计较罢了。
黛玉在暖阁里喝着川贝雪耳马蹄汤,翻着账本,一边看,一边问,只半个时辰也就算明白了账,便令将送来的银两入库,又赏了几个掌柜的年赏,一并连伙计们的也都给了,几个掌柜的都磕头谢恩,喜滋滋地去了。
这里黛玉对于银楼和洋货行里送来的那些个金玉首饰和稀奇的洋货玩意儿都不是很感兴趣,只过了过目,便让人都收了,自己却细细看那绸缎行送来的貂皮褂子和银鼠斗篷,挨着摸了毛色和薄厚之后,叫来青芷,吩咐道:“你把这件貂皮褂子加上个外罩,朴素些的,只要结实耐脏,给三爷送去过冬,他在外面不必好看,不要招摇,只徒暖和轻便。”青芷一笑,答应着去了。
紫鹃见黛玉劳碌了半日,并未露出疲惫,心下高兴,想着姑娘果然将身体调养得比先前好了很多。正想着,雪雁跑来说:“姐姐,卫家大少奶奶来了。”紫鹃奇道:“哪个卫少奶奶?”雪雁噗嗤一笑,道:“怪道呢,上次我这么跟咱奶奶说,咱奶奶也没反应过来,就是从前的史大姑娘。”紫鹃知道黛玉一向与湘云亲厚,便连忙进去回了,黛玉便说快请。
第六十八回 湘江水逝楚云飞散
那史湘云来得奇怪, 事先并未有信,对于已出嫁的贵妇来说, 这已是越礼, 若说黛玉住在自己家里,还可说是熟不拘礼, 偏偏黛玉此时也是客中, 住在林家,虽是娘家, 也算做客,史湘云就这么来了, 由不得让人不多想。
黛玉先就在心里咯噔了一下, 等湘云进来, 见她气色不成气色,更觉惊疑。只见湘云围着一件里外发烧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却没有戴上风帽, 进门来,只见鬓发已经散乱, 湘云竟毫无知觉,一见黛玉,便跪下来哭道:“林姐姐, 你救救我们家吧。”说罢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