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心里是有些不服气的,谁!竟然敢比朕天赋高,不想活了吗?所以朕出宫后,就准备去会会这位天赋绝高的人。只是可惜,朕出了汴京城一路南下直到次都临安都没找到这位绝顶的高手。
对此,朕就坚信那位所谓天赋卓绝的高手是怕了朕,不敢与朕比试。哦对了,好像忘了介绍了,朕的父皇名叫赵昀,是个不称职的皇帝,长得就那样武功也一般,朕到现在都不太明白聪明伶俐的美人娘亲是怎么看上他的,而朕的母后名叫黄蓉,出身江湖名门桃花岛,后投身军中,据说是朕的皇伯父慧眼识珠委以大任,是大宋建朝以来第一位女将军,深受百姓爱戴。
朕一路到了临安,原以为百姓家中多供奉母后的画像,却发现……是另一个人,而这个人朕也刚好很熟悉,恰是朕的皇伯父,也是一手将大宋转危为安的帝皇。
说起这位,朕几乎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朕不靠谱的父皇经常念叨,说是大哥不靠谱诈死成瘾,摆明了是不想干活,朕就腹诽你还不是一样,美人娘亲也会偶尔提起,说当初若非他,她可能不是如今的她。
反正听得朕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就是从没见过这人。说实话来讲,朕是真的很想见见这位据说文韬武略样样出众的人。
只可惜,朕的这位皇伯父已经过世了,而且是英年早逝。
朕三岁的时候启蒙,启蒙老师就是胡子一大把走路慢悠悠的杨阁老,哦是杨太傅。杨太傅是个很严厉的老头,成天四书五经,只有跟他谈先帝时,他才会露出怀念的神色。
后来等朕长大,杨太傅就跟朕说千万别跟当今学,严肃的白胡子老头一本正经地痛批了朕的父皇一顿,然后才说起那位已经成为传说的先帝。对此,朕痛心疾首,随后就加入了痛批的行列中。
说句实话,朕父皇那样,没成为昏君,真的蛮令人惊讶的。
好吧话扯远了,说回朕那位传说中的皇伯父。朕这位皇伯父的经历,说起来可以出一本传记体话本了,很多你们都知道朕就不赘述了,只一点——记得这位皇伯父的人竟然都念着他的好,这就让朕很惊讶了。
这人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他!朕不信,所以千里迢迢到了临安,找了很多人,然后被很多人……打了脸。
朕开始觉得朕的这位皇伯父可能不是人了。
也是此时,朕遇到了朕的外祖父,准确来说是朕被外祖父逮到了。说起这位外祖父,朕只见过两回,而且都是匆匆会面,不曾有过太大的交集,母后说是外祖父年事已高不喜外人,朕见了之后才发现可能是大佬孤高、不善交际。
朕当时反正也没事干,就当慰问孤寡老人了。说实在话,朕那位皇伯父当真是个能人,女子学馆、老人收容所、孩童成长院、改良田地……曾经的大宋什么样朕是没见过,但如今的大宋朕是与有荣焉的。
好吧,朕承认皇伯父是朕的偶像啦。
外祖父并不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先开始朕不知道如何与他相处,后来偶然间提起皇伯父,我们就开始聊了起来。
朕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口就问道:“外祖父,皇伯父的武学天赋真的比我还要高吗?”
随后,朕也得到了回复:“你不必与他相比。”
……朕聪明伶俐的脑瓜子立刻将这句话翻译了一下,意思是——你们根本没法比,脚踏实地就好了。
朕就觉得外祖父难怪都没有朋友了,说话这么直接,不知道这样很伤害小朋友的吗!不过很快,朕就被打了脸,因为朕发现朕的皇伯父和外祖父可能是那种一见如故的好友。
……唔,这让朕有点惊悚,毕竟据皇家史料记载,朕的皇伯父只比父皇大一岁,外祖父的年纪……都可以给皇伯父当爹了吧?
不是很懂你们江湖人呢。
“娘亲说华山论剑的时候,皇伯父只刚刚学武三月,这是真是假?”
“……是真的。”
“那弹指神通呢?”
“……”
外祖父可能也是烦不胜烦,最后岔开了话题:“你不必叫他皇伯父,相比这个称呼,他应该更喜欢你叫他……”
“叫他什么?”
外祖父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就止住了口风:“没什么,时间不早,你该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