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此人据传出自皇族,但家道不好,能凭一己之力混到如今地位,已是非常人之能。只是如今刘玄德已经三十有一,手下兵马不过两万有余,更有两位结义兄弟大将,便是他去了,也做不了什么。
难道他还能越过人家的兄弟去,做人还是要现实一些。
太史慈婉拒了刘备,刘备挺伤心的,但他走之前还盛情邀请,即便今日不往,他日也可以来,太史慈点头应下。但至于去不去,那真是天知道了。
徐荣这会儿,已经生好炉子,膏药都熬到一半了。
“就算你帮我熬药,我也不会去青州的。”
徐荣惊诧道:“子义你竟然已经猜到了?”
……子义非常心累,都不想开口说话了。
徐荣也是肩负使命,主公还对他许诺若他成功,可以给他打一对新的手戟,想想吕将军那对新手戟,徐荣瞬间就有了动力:“子义,咱哥俩交个心,哥哥比你年长几岁,是绝不会害你的。”
……你瞅瞅人家刘玄德,字字诚恳,引经据典,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就这么俗呢?
太史慈摸了摸下巴,忖度了一下自己,好像……确实是俗人来着。
“你说说看。”
徐荣便说了,只要你来,就给你一万大军领着,青州军新组建的,只要操练得好,升值加薪不是梦,外加一副弓箭。
太史慈这才发现徐荣一直背着一个匣子,却见人小心翼翼地取下来,匣子辅一打开,寒光立刻迸射出来。
好弓,好箭!
太史慈、太史慈可耻地动摇了,就像吕布可以为了赤兔折腰,太史慈……是个爱弓如痴的人。他自小善骑射,也是因此才得了上峰的提拔。
后来上峰赏了他一张弓,即便如今已经磨损了,仍然妥帖安放在房中。
这套弓箭,太有诱惑力了!
他有些粗糙的掌纹抚过略带寒意的弓身,他几乎能够听到长弓在低鸣,就像在呼唤他拿起它一样。如果他足够卑劣,他应该拿起就跑的。
但他不是,因为一个能拿出这般宝弓来邀请他的人,绝对是诚意十足的。
“怎么样?若你不要,我可就拿回去了!”徐荣拿到匣子就没打开过,可以说他的震惊不比太史慈少多少,这弓……就是他这种不太善骑射的人,都非常之心动啊,想想他的手戟,徐荣脸上也有些潮红。
“别!”
徐荣一喜:“那我便当子义答应了。”
太史慈摸着弓箭,默默转过了头,他……他也很想有气节啊,但宝弓无罪,那青州刺史也不知从哪儿寻摸来的,怎么从未听说过哪位大师铸造了这样的宝弓。
“这弓名唤何?”
徐荣摇头:“并无名字,主公说让你自个儿取。”
“……”
“诶,你别误会,这套弓箭应该是主公铸造的。”
“什么?!”他不信!
“这个你还真别不信,咱们主公会的可多了,等你以后到了青州就知道了。”徐荣一脸与有荣焉。
太史慈:……信了你的邪!
这边徐荣成功挖角,那边谭昭自己的进度却非常一般,他参加了几个文会,不能说一无所获,但他也不是来者不拒的好不好。
青州的领导班子,士族和寒门都有,但总的来说,并没有特别强悍的世家,有也多是旁系分支,谭昭其实明白,这个时候士族话语权是要多很多,办很多事也名正言顺,但……一旦强悍的士族加入,权力的分成就会倾斜。
权衡利弊,青州还未步入正轨,如非必要,谭昭绝不会妥协。
所以,他还是蛮惊讶的,因为陈群竟然来毛遂自荐了。不得不说,他可耻地心动了,陈群虽然跟他哥斗得跟乌鸡眼似的,但郭嘉并不否认对方的才华,只是两人擅长的方面不同。
陈群,是个一等一的内政人才,行政事务的好手。
若有了他,谭昭掐指一算,自己起码可以减压三分之一以上,但相对的,陈群出身颍川陈氏,与其说陈群是投资他,不如说是投资青州。
因为他也出身颍川,若有陈氏家族的帮助,绝对好走很多。但好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就像夏侯氏之于曹操一样。
谭昭掂量了一下自己和青州的分量,问了一个问题:“陈先生为何选本公?据本公所知,先生与我兄长关系似乎不太融洽,若先生来了青州,就不怕本公……”给你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