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慕良卿_作者:青茶木(159)

2019-02-12 青茶木

  怕嬴政派人追踪,二人沿途不敢停歇,风餐露宿,只为早一日返回新郑。

  然则,却在只有一日路程之时,韩非病倒了,周身发热。

  起初张良以为是舟车太过劳顿,让韩非积劳成疾。于是在一个小镇停下,请大夫,开方子,吃药歇息。那些大夫不比王宫御医,诊不出什么病症,只说没有大碍,开了两剂调理的药方,便功成名就般退去。

  没想那晚,韩非再度发热,吓得张良又去寻了几位大夫,吃了两剂退热的药,热度才降下些许。

  韩非昏昏欲睡地望着忙碌的张良,道:

  “子房,我们不能回新郑。我如今这样子,无颜面对王室宗亲。”

  张良于心不忍,劝道:“王宫有许多御医医术高明,往前给你看眼睛的姜御医就很不错,该找他开一些方子,把你这病治断根。”

  韩非摇头,徐徐道:“我这大抵不是病......”

  大夫看不了。

  张良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探了探他的额头,佯怒道:“莫以为退热了就好了。大夫说你染了风寒,怎的不是病?你身子虚,万万不可马虎。”

  韩非握住他的手,眼睛里藏了许多情愫,一番话欲言又止,嘴唇开合了好几遍,终还是化作一声叹息。

  张良那时不知道,只以为他在担心病情,于是又道:“韩兄莫要叹气,姜御医是太医馆之首,没有他治不好的病,何况你只是普通风寒。要是你不想入宫,我也可去请他出城,左右现在不远,往返一天便够了。”

  他其实隐约担忧着,因为韩非的病症虽与风寒相似,却反复无常。退热之后宛如常人,但没过两天,病情复发,行走都成问题。

  但他读的医书少,并没有见过这类病状,姑且将韩非安置在城外一处驿站,快马去请姜御医。

  一切猜测,都在一日之后有了答案。

  那答案,让张良从头凉到脚底心,恍若隔世。

  “六魂......恐咒?”

  韩非静静躺在床上,门外,张良正焦急地拽着姜御医。

  姜御医点了点头,道:“老夫也只见过几次。中咒者浑身滚烫,血液沸腾而死,死状惨烈。其前期病状与九公子如出一辙。”顿了顿,又道,“无药可治。”

  张良的身子狠狠一晃,勉强立住,吸了一口气,道:“怎会无药可治?姜御医,我大费周章请你出城,不是听你信口雌黄的。”

  姜御医心中亦十分不忍,“张公子,我行医几十年,看过的病人数以千计,知道你的感受。医者父母心,难道九公子中此毒咒,老夫就不心痛么?但......现实如此,回天乏术。”

  张良脑袋嗡嗡作响,一时无言以对。

  姜御医又道:“何况,九公子暴毙的消息已经传到韩宫,大王也命人筹备葬礼了。试想,既然嬴政已对九公子痛下杀手,若他尚有一线生机,你们二人孤军无援,怎可能没有追兵,安全抵达新郑?你比老夫聪慧,这其中的道理,应当明白。”

  张良如鲠在喉,许久许久,才寻回自己的声音,“不可能......”

  他是他心中永远的神,永远风轻云淡,永远百毒不侵,这样一个人,怎会中这样的无解之咒?

  姜御医连连叹气,没办法,只道出最后一条依据,“六魂恐咒入体,会在胸口形成一个红色胎记,状如骷髅头,拳头大小。这是医术上记载的,张公子可趁九公子熟睡时,自行查看。”

  语罢,又接了几句“老夫定当尽心拖延时间”的话,语重心长,留了几张药方子,摇首叹息着走了。

  张良孤独地愣在门外,身影单薄且脆弱,仿佛要被风刮倒。好半晌才找回思绪,狠狠抹了一把脸,平缓喘息,推开门,朝榻中熟睡的韩非走去。

  韩非的呼吸声很轻,在静默的屋内却十分清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张良心头。

  徐徐掀开棉被,望着起伏规律的胸膛,他堪堪伸手,颤抖着,拨开衣襟。

  衣衫一层一层褪开,一个火红色的骷髅头印记逐渐显现,正正躺在他胸口,狰狞可怖。

  他只觉得一直紧绷的弦突然断了,余力回弹到脏腑,蚀骨钻心的疼。

  啪嗒!

  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只温热的手覆上他的手背,张良顺着望去,正对上韩非温柔的眸子。

  “子房,莫哭。”